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受澇棉花整株淹沒3天以上或浸泡7天以上的,根系腐爛變黃,頂葉枯死,此類棉苗存活可能性極小,需改種。排出水后2~3天,每畝存活棉株在500株以上的應保留搶管,并間作套種大豆、玉米、芝麻等其他作物;每畝存活棉株不足500株的要及早改種換茬。棉花受災后根系受損,主根及側根變黃,根尖呈水漬狀,應采取“搶排水、早松土、重施肥、防病蟲、遲打頂、勤整枝”的抗逆應變措施。
清理田間溝系 澇災發生后立即清理田間溝系,搶時間排澇,加深畦溝和相應排水溝,盡快降低地下水位,降漬,保證棉花正常生長。同時要抓緊洗苗,把葉片、莖稈上的糊泥洗凈,以恢復葉片正常的光合作用。
突擊扶理棉株 災后棉花根系受損,棉株容易倒伏,應及時扶理,改善田間環境,減少蕾鈴脫落。
及時松土壅根 田間積水排除后一周內,應及時松土壅根,破除土壤表面板結層,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根系環境,促進根系恢復,同時要培小高壟,提高棉株抗倒伏能力。之后,要及時中耕松土,促進根系生長。
科學追恢復肥 棉株受損較輕的,要及早重施花鈴肥;受損較重的,先看苗施用恢復肥,一般每畝施尿素10公斤,然后適當推遲施用花鈴肥,巧施蓋頂肥,配合施用鉀肥,提倡施用棉花配方專用肥、有機無機肥,做到開塘深施,快促猛攻,盡快使棉花轉入增節增蕾開花結鈴的高峰時期。
合理調整化控 棉花受澇后,生長發育受阻,應適當減少化調用量或推遲化調時間,具體根據苗情而定。
適當推遲打頂 受淹棉花大部分蕾鈴脫落嚴重,生長高峰相對推遲,為了增加棉花頂部成鈴,增結秋桃,打頂時間應比正常推遲5天左右。
加強病蟲防治 棉花受災后生長發育受阻,蕾鈴脫落加重,如再遭受病蟲危害,產量損失將會更大。雨澇后棉花枯萎病、黃萎病、盲椿象等病蟲害發生加重,應及時采取措施防范。目前應突出抓好以三代盲椿象為主的棉花病蟲害防治總體戰,切實做好三代棉鈴蟲的監測工作。
注重后期管理 棉花發生澇漬災害后生長發育推遲,后期管理更應加強,以充分利用棉花的自我調節能力,減少產量損失。在恢復生長期間,必須加強整枝工作,減少新生葉枝和贅芽,減少養分無效消耗,保證后期結鈴有充足的營養基礎。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