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該品種是新疆石河子棉花所以自育優系347-2/塔什干2號為材料育成的早熟陸地棉品種。
特征特性】新陸早7號全生育期130~140天,植株塔形,I-II型果枝,株型較緊湊。果枝始生節位4~5節,葉片挺直略斜上舉。花冠、花藥呈淡黃色。棉鈴中等偏大,五室鈴略多,鈴殼較薄,鈴位分布合理且較集中。種子灰白,呈梨形,短絨量適中。該品種較耐寒,出苗較快,苗期根系發達,開花較集中,正常年份霜前花率90%以上。結鈴性強,成鈴率高,后期不早衰,吐絮集中且暢快,含絮力適度,宜采期長,不卡殼、不掉絮、易采摘。1991~1996年參加兵團區試、自治區攻關聯試和西北內陸棉區區試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104.2千克,較對照新陸早1號增產26.8%。1997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皮棉136.2千克,較對照增產22.4%。萬畝面積生產示范平均畝產皮棉125千克,最高產量超過180千克倍。
經測試,新陸早7號霜前單鈴籽棉重5.4~6.2克,衣分39.0%~41.4%,纖維主體長度28.2~30.3毫米,比強度20.O~22.5克精克斯,麥克隆值3.8~4.5,纖維含糖"無",纖維色澤好、黃度7.7~7.9,潔白有絲光,耐貯性好,纖維品質符合紡織與出口要求。經新疆自治區指定黃萎病抗性鑒定單位巴州地區農科所剖稈鑒定,新陸早7號的黃萎病指數為11.1,達抗病標準。
培育者新疆石河子棉花所
地區及技術該品種適宜北疆棉區、南疆焉耆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緣和阿爾金山北麓的部分棉區以及甘肅河西走廊、寧夏黃河河套地區種植。目前已推廣260萬畝,創經濟效益4.5億元,預計年推廣面積可達300萬畝。
栽培規程:
1.適期播種適期早播,一播全苗,爭取早苗,培育壯苗。北疆棉區地膜植棉宜在4月10~25日期間播種。
2.合理密植均勻留苗,實施"小個體大群體",發揮群體優勢,收獲密度一般1.0萬~1.2萬倍。
3.科學施肥酌情施蕾肥,重施早施花鈴肥,氮、磷、鉀肥配合,重視施鉀肥,科學施用葉面肥。有機肥與元機肥配合施用。
4.酌情化調苗期一般不化調;當長至7~8片葉,已普遍現蕾時,根據埔情和長勢進行第一次化調。一般每畝用縮節胺原液1.O~15克對水稀釋噴霧;頭水前3~5天進行第二次化調,畝用縮節胺3~4克。頭水過晚或生長量小、長勢弱者,可不調或輕調;二水前3~5天進行第三次化調,畝用縮節胺6~8克;對于后期長勢過旺的,可在三水前進行第四次化調,畝用縮節胺8~10克。
5.適時灌溉按"三看"(天、地、苗)原則,掌握在6月中、下旬灌頭水,頭水前要揭膜,停水期一般在8月20日前。
6.巧治病蟲植保工作要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7.及時打頂一般在7月10~20日,掐去棉株頂端生長點并帶1片小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