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種植棉花經濟效益較高,是棉農主要增產增收渠道。在適宜的生長條件下,通過有序的管理,畝產可達700~800斤,效益可觀。但從近幾年現狀來看卻不理想,大部分棉農產量在500斤左右徘徊,獲得高產的寥寥無幾。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施肥少或施肥不合理
棉株吃不飽吃不好,導致中后期長勢衰弱,蕾鈴脫落多,結桃少,且易誘發紅葉莖枯病,直接影響棉花產量。所以說要多施肥,施好肥,提倡科學施肥,測土配方施肥。根據棉花營養狀況合理施肥,既避免了盲目施肥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又使欠缺養分得到充分補給,滿足棉花全生育期的需求,為豐產奠定基礎。
品種選擇不當
種植了劣質淘汰品種,導致抗蟲性差,抗病性差,雜株多,棉桃小,吐絮不暢,使產量下降。再加上種子市場魚龍混雜,一些投機分子唯利是圖,以假充真,以劣充優情況時有發生,因此,提醒棉農朋友購種時一定要慎重。不要一味求新,盲目購種。要認真篩選。建議選擇信譽度高的大公司選育以及經營的經過國審的棉花新品種。
由于技術水平低,管理不到位造成大幅度減產
這也是制約棉花產量的關鍵因素。在同等的栽培條件下,管理水平與經濟效益成正比。
技高一籌的產量高、品質優、效益好,相比之下技術平庸的產量少、品質差、效益低。經過觀察不少棉農對棉花發育規律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盲目操作,導致棉花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嚴重不協調,發生不同程度的早衰現象或貪青晚熟現象,產量明顯上不去,在500斤上下,大約有200斤的產量丟掉了。一年的辛苦付出,豐碩成果不能全部摘取,一部分打了水漂十分可惜。
要想奪取棉花高產,必須掌握棉花發育規律性,對其各生育段長勢有個正確的認識,最關鍵是協調好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初花期應放開些生長,在壯苗早發的基礎上迅速擴冠,搭好豐產架子。到盛花期營養生長得到抑制,促進生殖生長,塑造健壯株型,促進根系下扎,積蓄充分養分為大量開花結鈴提供有力保障。
因此,對棉花各生育期的宏觀長相長勢應從蕾期到初花期以營養生長為主,棉株旺而不瘋,加速擴大營養體。株型較松散,莖稈壯,節稀,果枝略上沖,葉色稍黃,葉片小,蕾多。棉株上尖下粗為錐形。到盛花期以后以生殖生長為主,縱向生長得到抑制,促進了橫向生長,做到穩而不衰。株型緊湊,莖稈粗壯,節間短,果枝健壯,葉色黑,葉片肥厚,花蕾大,脫落少,桃多桃大,果枝略下垂。上部果枝短,下部果枝長,為塔形。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