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什么是花鈴期?
從開花到吐絮階段,一般在7月上旬到9月上旬,農諺有“花見花四十八”的說法,實際上在我國黃河流域一般需要50-70天。當棉田有10%的棉棵開花時稱始花期;有50%開花時,稱開花期;當50%的棉株第四果枝的第一果節開花時,稱盛花期。
2、花鈴期的管理原則是什么?
初花期以營養生長為主轉向生殖生長階段,管理上應以控為主,防止瘋長,實現穩長。盛花期以營養生長轉向以生殖生長為主階段,是棉花一生中需水肥最多的時期,又是生育中矛盾最集中的時期,既要滿足生長發育的水肥需要,又要控制棉株的營養生長,使養分向生殖生長運轉,管理上要采取下促上控或促控結合的方式,主施花鈴肥。花鈴盛期是由營養生長全面轉向生殖生長大量開花結鈴時期,要滿足棉花生長的水肥需要,采取一促到底,促進中上部多結桃,嚴防后期早衰。
3、蕾鈴脫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開花遇雨花粉吸水喪失授粉能力或授精不良。棉田雨后濕度大,氣溫增高,通風不良,水肥氣溫關系協調不好,促使生理上的矛盾激化。外界環境條件不良,導致棉株體內營養失調,生理機能失控,如土壤水分不足或過多,氮素施用量過大或不足,氣溫過高或偏低,光照不足,病蟲危害,機械損傷等。
4、如何判斷花鈴期棉株長相?
①花鈴期長相:
葉色淺綠是正常,不旺不衰植株壯;花鈴滿腰脫落少,頂葉發黑缺水量;頂葉發亮肥料少,棉田管理先看相。
②豐健型:
初花穩健有潛力,花朵肥大架子足;盛花旺盛不徒長,生長健壯結桃穩;帶桃封行腰不空,三桃滿掛脫落輕。
③早衰型:
棉棵矮小果枝少,主莖細弱生長慢;莖紅到頂葉色黃,秋桃瘦小脫落重。
④徒長型:
莖綠枝稀節間長,葉片嫩大綠帶黃;葉尖下垂葉片寬,封行過早高大空。
5、花鈴期棉田管理的基本措施是什么?
整枝:黃河流域旱年份畝株數不超過3000株的,澇年份畝株數不超過2500株的棉田,可采用簡化整枝栽培技術(限“國欣”牌GK-12及95-1),否則,要采取整枝措施。即苗蕾期首先去掉下部營養枝,隨著棉花的生育進程,要及時去掉主莖和果枝上的贅芽,以節約養分減少消耗,控制瘋長,減少棉田陰蔽。8月10日過后把中、上部邊心全部打完,去掉果枝上的贅芽和無效花蕾。
打頂:打頂過早,上部果枝伸的太長,容易造成下部陰蔽。打頂過晚,上部果枝伸展不開,形成小晚秋桃。根據不同品種,不同地力,不同密度靈活掌握打頂時間,一般在7月中、下旬,最遲不能晚于7月底。總的原則是:瘦地早打,晚打;旱天早打,澇天晚打;密植早打,稀植晚打;下部桃多早打,下部脫落重的晚打;早發棉田早打,晚發棉田晚打。加強蟲情測報,及時防治病蟲害。抗蟲棉花鈴期主要害蟲有盲蝽蟓,旱天紅蜘蛛猖獗,要加強蟲情測報,及早進行防治,把害蟲消滅在卵期和幼蟲期。合理澆水。初花期天旱,澆薄水;盛花期天旱澆大水;一定要注意伏旱飽澆水,遇澇及時排。重視花鈴肥。“國欣”牌GK-12現蕾、開花、結鈴早且集中,要及早追肥并結合澆水,促進花鈴期生長旺盛。后勁足,防早衰。一般地力的棉田,初花期開始追肥;地力足的棉田,下部座1-2個成鈴時追肥。一般地力畝追20-30斤氮肥。抗蟲棉對鉀肥需求量大,若后勁不足,畝用磷酸二氫鉀2-4兩混合1.5%尿素溶液葉面多次(相隔5天)噴肥。合理化控。澇年份生長旺盛的棉田,一次可用縮節安原粉3-4克,對水60-80斤,葉面噴霧,旱年分酌減。
6、哪些棉田要采取補救措施?
密度大的棉田,如密度超過3000株(黃河流域)不能采用免整枝栽培技術,要及時整枝。凡因中期管理不當,或因水肥過多生長旺盛,中下部脫落嚴重的棉田,要適當控制水肥,推遲追肥時間,減少追肥數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