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塑造理想的株型是實現棉花高產優質栽培的保證,根據棉花葉齡與各器官的同伸關系,有針對性對棉花營養生長及蕾花鈴的形成進行全程調控是高產栽培的關鍵。
一、培肥地力
加大精耕細作的力度,增施鉀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將60%氮肥、90%以上的磷肥、100%的鉀肥和棉籽餅,于播前犁地翻人耕層中,余下部分作追肥。
二、治堿保苗
秋季及早騰地,冬灌壓堿,667平方米灌水量80~100立方米。春季根據土壤墑情補水灌溉。整地時,按灌水秩序或土壤質地進行,以“墑”為中心,達到邊齊、地平、土碎、草凈、墑足、鹽堿輕、上虛下實七項標準。
三、適期早播
1.適期播種
在5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2℃時開始播種。每穴下籽2~3粒的占90%以上,空穴率低于2%,播深2~3厘米,膜上覆土0.5~1厘米。要求播行端直,接幅準確,深淺一致。
2.查苗補種
播種后及時進行質量檢查和補種。要求1葉1心時定苗結束,1穴1苗,杜絕雙株,在此前后深中耕1~2次。
四、蕾期管理
主攻目標:協調棉株生長發育,達到生長穩健,壯而不旺,蕾早蕾多,減少脫落,實現6月花,搭好豐產架子。
1.化調
2~3葉期667平方米用縮節胺0.2~0.3克,6~8葉期667平方米用縮節胺0.5~0.8克,此時看天、看苗、看地,適時掌握用量,若棉苗達不到18~20厘米或紅莖比值達60%時可以不調,株高超過25厘米時適當增加用量。一般頭水前667平方米用縮節胺0.8~1.5克,同時配合葉面追肥。
2.肥水
根據當地管理經驗確定不同灌溉方式的頭水時間,以水調肥,促苗早發,早現蕾、開花,現大蕾。
五、花鈴期管理
主攻目標:增花保鈴,帶桃滿腰,秋桃蓋頂,防中空,少脫落,多成鈴,增鈴重,實現7月鈴8月絮,促早熟防早衰。
1.化調
第2水前化調667平方米用縮節胺2.5~4克,同時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250克+尿素200克。打頂后一周化調用量為5~8克,化調后3~5天進水為佳。
2.整枝
正常的棉田在7月10日前后打頂,旺長棉田可提前至7月5日,7月20日前結束。做到“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于8月上中旬進行整枝,去掉棉株中上部的無效花蕾和空果枝,以減少營養消耗,增加群體通風透光能力和單鈴重,防止貪青晚熟。
六、病蟲草防治
1.雜草防治要抓好播前和中后期的藥劑防治。
2.蚜蟲防治主要是抓好棉田中心棉株的調查和防治,用涂莖、滴心、黃板誘蚜等方法將其控制或消滅。對已擴散棉蚜,可采用洗尿合劑與生物制劑相結合的辦法防治。
3.對紅蜘蛛發現一株治一株,切忌大面積用藥。
4.對棉鈴蟲應進行三治,即“挑治一代,主治二代,根治三代”。堅持“一、二代生物防治為主,三代化學防治為主”。可采用放置性誘劑、高壓汞燈誘蛾、人工挖蛹、人工破埂捉蟲和秋冬灌等方法進行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