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棉蚜是新疆棉區的主要害蟲之一,棉蚜危害不僅影響產量,而且增加棉纖維糖含量,嚴重影響棉纖維品質。
長期以來人們主要致力于化學防治,大量地使用農藥不僅增加了植棉成本,污染了環境,殺死了天敵,而且使棉蚜抗藥性增強。
九五以來在“以農業防治為基礎,以消滅蟲(。┰,保護天敵,提高抗性”為中心的棉田有害生物綜合治理措施中,人們對棉花抗蟲性的應用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棉花抗蟲性是棉花與害蟲在協同進化中產生的、利用其自身的特異形態、結構和生化物質抵御害蟲危害的特性,這些特性能有效地減少或抵御棉蚜的危害。
一、棉花自身抗蚜性在綜合治理中的作用
在棉田綜合治理中,棉花自身的抗蟲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基礎作用及與其它措施的關系如下。
1.棉花抗蚜性與化學農藥防治的關系
利用棉花品種自身抗性的主要優點是對棉蚜的多個世代均產生穩定的抗性和抑制,其結果是降低各世代的棉蚜數量和減慢棉蚜群體的增長。而且這種作用會在生長期累積,使得棉蚜種群數量與種植不具有抗蟲性棉花品種的棉田對比不斷降低。在棉蚜防治中能有效地減少化學防治的次數和農藥的施用量,通常這種效果在抗蚜棉種植初期很難顯示出來,經過一定時間的累加才能表現出來。
2.棉花的自身抗性與生物防治的關系
抗蚜棉品種的使用和棉田生物防治是高度協調一致的。推廣使用抗蚜棉品種的另一主要優點是能有效地保護棉田天敵。抗蚜棉品種的使用,可有效地降低棉蚜蟲口密度,使棉田的主要棉蚜群體處于化學防治的指標之下,從而可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次數和施用量,進而有效地避免了化學農藥對棉蚜天敵的殺傷作用。而天敵的存在,又進一步降低了棉田棉蚜的蟲口密度,從而使棉田使用化學防治的比率和機會又有所降低。
3.棉花的抗蚜性與農業防治的關系
抗蚜棉品種的使用及科學的栽培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增加天敵數量。合理施氮肥,噴施縮節胺,可降低棉蚜的種群數量。
二、棉花抗蚜性研究現狀
目前對于棉花抗蚜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天然抗蟲性和外源基因導人抗蟲性研究兩個方面。
1.天然抗蟲性研究
①外部形態抗蟲性棉花的絨毛密度大以及紅葉性狀是較為公認的對棉蚜有一定抗性的外部形態特征,如我區種植的中植372即為多毛品種。無蜜腺性狀也使棉花具有一定抗蚜性。
②生化抗蚜性國內外發現和利用的棉花生化抗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游離氨基酸、可溶性糖、棉酚、單寧等物質上。氨基酸是棉蚜發育必需的營養物質,棉蚜可溶性氨基酸含量與棉花感蚜程度呈正相關,但酪氨酸、脯氨酸高含量表現出明顯的抗蚜性。關于棉葉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低與抗蚜程度的關系的研究結果歷來不一致,多數研究認為含糖量增加可提高棉花抗蚜性。單寧干擾棉蚜腸道內的消化、抑制酶的活性從而影響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消化與利用,一定量的棉酚、單寧類物質可降低棉蚜的生存力和繁殖力,不同種類的植物凝集素對棉蚜表現不同的抗性,如天南星凝集素對棉蚜有明顯的致死和抑制發育的作用。
同一植株2次受害后及噴施縮節胺、矮壯素、多效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都可使脯氨酸、可溶性糖、棉酚、單寧等物質含量增高,有誘導棉花抗蚜性產生的作用。
2.外源基因導入抗蟲性研究
近年來,隨著抗棉鈴蟲的Bt轉基因棉的成功,人們寄希望利用外源基因提高棉花抗蚜性。1996年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郭三堆等開展了植物抗蚜蟲基因工程研究。采用植物優化密碼子,對GNAⅡ(雪花蓮凝集素)基因進行了改造,人工合成了sgna基因,并克隆到植物高效表達載體上,通過花粉管通道法導入棉花,F已獲得分子鑒定為陽性,可降低蚜蟲繁殖率70%~90%的轉基因棉花R2代植株正進行育種選育階段。
三、抗蚜棉研究狀況及經濟效益分析
隨著人們對棉花抗蚜機制的研究和抗性鑒定方法的日益完善,人們對棉花抗蚜性的了解越來越深,并從理論和技術上克服了棉花抗蟲育種中的一些困難,我國先后育成20多個抗蚜棉新品系。“八五”期間,我國有3個抗蚜棉品種通過了省級品種審定,并已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應用,種植各類常規抗蚜棉全年可減少治蟲2~3次,節約用藥20%~30%,減少用工10~15個/公頃,減少皮棉損失45~75千克/公頃。
新疆是棉花種植大區,中等程度的抗性也能達到有效防治棉蚜的目的。2003北疆棉蚜大發生,專家組在棉蚜專題調查時發現生產中種植的棉花品種(系)對棉蚜的危害反應明顯不同,我們在科研工作中也觀察到同樣現象,如系7、系9和97-185等品種(系)受害偏重,而新陸早12號、新陸早13號、新陸中24號等品種(系)則在同樣環境條件下發生較輕,棉花不同品種(系)間表現出較為明顯的抗蚜性差異,因此非常有必要對不同栽培品種的抗蚜性開展研究。它不僅能為棉蚜常發地區的栽培品種選擇提供參考,而且通過高效優質的抗蟲棉的大面積推廣與應用,能有效保護天敵,改善棉田生態環境,減輕環境污染,產生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