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棉花在移栽期間,常因氣候異常、秧苗不健壯、栽培措施不到位等因素的影響,使棉苗栽后緩苗期長、僵苗不發,延緩了棉花的生育進程,降低了棉花的產量。現將棉花僵苗的原因及防治介紹如下:
一、原因
1.棉苗素質差。①苗床培肥不足而形成細小弱苗,生長勢差、活棵慢。②苗床管理不當形成高腳苗、旺長苗,移栽后失水過多植傷嚴重。
2.溫度不適宜。很多地方5月初的氣溫還不穩定,早栽的棉花常因低溫寒流的襲擊而遭受凍害,生長受到抑制。晚茬棉移栽時因溫度高、蒸發量大,棉苗植傷重,緩苗期長。
3.雨天搶栽。有些地方實行麥后栽棉。小麥收獲后栽棉花的時間較緊,部分棉農為減少移栽時澆水用工,在雨天搶栽,由于土地濕潤,人為踩踏致土壤結構受到破壞,泥土干后會嚴重板結,使棉苗根系難以下扎。部分田塊因積水時間長、地溫低、土壤透氣性差,使得棉苗根系吸水吸肥能力降低,從而抑制棉花生長。
4.干旱失水。移栽時不澆水或澆水不足,若再遇上連續干旱,土壤水分嚴重不足,將使老根受傷、新根無法生出,棉株上部萎蔫,生長受到抑制而形成小老苗。
5.基肥施用不當。有些棉農習慣采用開塘器開定植穴,并把基肥直接施入穴內,再移栽棉花,將使棉苗根系直接與化肥接觸而造成燒苗。棉苗根系受傷,下部葉片脫落。
6.病蟲危害。苗床用藥不及時,棉苗遭受紅蜘蛛、棉蚜、薊馬和立枯病、炭疽病等病蟲危害而不能正常生長。
二、防治方法
1.培育壯苗。培育壯苗要注意培肥缽土,選用大缽(缽徑7cm以上),抓好高溫、高濕催全苗,溫、肥調養育壯苗,栽前煉好健壯苗等環節。
2.適期移栽。根據天氣、苗情及茬口情況適期移栽,早茬棉花為避開低溫寒流對棉花的影響,以5cm地溫穩定在16℃以上時搶晴天移栽,不栽6月棉。麥、油后棉要早騰茬、搶移栽,做到邊收獲、邊移栽,力爭6月上旬移栽結束。
3.覆蓋地膜。覆蓋地膜增溫保濕是防棉花低溫僵苗,促進早發的一個重要措施,對早栽棉尤為重要。棉花移栽前在小行間開溝施好安家肥,氮肥施用量占總施肥量的20%~25%、鉀肥占總肥量的50%~60%、磷肥全施。雨后或造墑后覆上地膜。移栽時在膜上打洞,不僅可提早移栽,消除肥害,還能保住水分,提高地溫。
4.提高移栽質量。①選晴天移栽,不可在雨天搶栽。②移栽時壅實缽土,確保缽體與土壤融合,不栽“吊腳苗”。③邊開穴、邊起缽、邊放缽、邊壅土、邊澆水,水要澆足,不栽病苗、瘦苗、旺苗和碎缽傷苗,大、小苗分開移栽。④改穴內施基肥為全層撒施,棉花移栽前7天左右,把安家肥順棉行均勻撒在表土層,再將地翻耕、整平。
5.加強栽后管理。①進行中耕、松土以破除土壤板結,能增溫透氣、促進棉苗根系生長,增強棉苗吸收肥水的能力。②對基肥不足、干旱缺水、棉苗瘦弱栽后發棵慢的田塊,應及時施小肥,灌大水(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碳銨15kg左右),或噴施葉面肥促進棉苗盡快恢復生長。③抓好苗期病蟲害的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