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氮、磷、鉀、鈣、鎂、硼是棉花生長不可缺少的元素。當這些元素缺乏,供應不足時,就會影響棉花的正常生長,導致棉株出現植株矮小、葉片失綠與變黃等現象,往往被誤認為病害,實際上是由于營養不良引起的缺素癥。經過近幾年的實踐,我們對棉花缺素癥的癥狀表現有了一定的認識,現提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棉花缺素癥的癥狀
1.缺氮癥
氮肥是棉花生長不可缺少的主要營養成分,當田間土壤中氮肥供應不足時棉株矮、瘦、弱小,鈴重低,鈴小、絨短,過早出現早衰,棉株下部的老葉變黃失綠。當氮素嚴重不足時,棉株上部的嫩葉也會逐漸由黃變紅,最后成棕色干枯。
2.缺磷癥
磷也是棉花生長需要的大量元素。磷肥充足時,棉株高,真葉多,葉面積大,主根、側根長,鈴重,絨長,衣分高,品質好。磷肥供應不足時,棉株生長緩慢,莖稈細脆,植株矮小,葉片小,葉色暗綠,落葉多,根系發育不好,種子不飽滿,吐絮晚,產量低,品質差。
3.缺鉀癥
棉花是喜鉀作物,而抗蟲豐產的轉基因抗蟲棉品種,由于結鈴性強,其對鉀肥的需求量比一般的常規品種更高。鉀能促進棉株地上部莖、枝、葉、蕾、鈴的生育和地下根系的生長,促進光合作用,延長葉功能期,提高秋桃結鈴率,結鈴性強,鈴大,成熟度好,抗逆性強,產品質量好。田間缺鉀時,棉葉常由黃變紅,出現紅黃相間的花葉,稱作棉花紅葉莖枯病,易和棉花黃萎病混淆。但棉花缺鉀的癥狀是從下向上,從葉邊向中央,從葉尖向葉柄逐漸發展的。長期缺鉀時,全株發病,葉片皺縮、發脆,呈紅褐色甚至干枯脫落。缺鉀的棉株,根系不發達,側根短小,顏色變褐早衰,造成棉鈴小,不易成熟,纖維品質下降,減產10%~80%。
4.缺鈣癥
缺鈣的棉株生長點受到抑制,呈彎鉤狀,葉片老化,提前脫落。嚴重時,新葉的葉柄往下垂,棉株小,根系不發達,果枝和棉鈴都相應減少。
5.缺鎂癥
棉株缺鎂時,葉綠素的合成受到影響,導致葉片失綠。初期葉尖和葉緣脈間顏色變淺,先由淡綠變黃,最后變成紫色,果枝和棉鈴都相應減少。
6.缺硼癥
缺硼的棉苗子葉肥厚,葉色濃綠,嚴重時生長點停止生長,不長真葉。蕾期棉株缺硼,葉柄較長,并且在葉柄上有綠色環帶,葉片萎縮,葉色深綠,下部葉片萎蔫下垂,植株矮小,果枝短粗,現蕾少,不開化,很少結鈴,而且幼鈴的頂端較尖,呈彎鉤狀。
二、預防及補救措施
1.增施有機肥
用餅肥、廄肥和秸稈肥做基肥。
2.科學施用氮、磷、鉀及微量元素肥料
如果棉田出現營養缺素癥,對癥施肥,及時追施或葉面噴施與之相應的肥料。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