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998~2004年,在江蘇省射陽縣陳洋、合德等鎮成功示范了西瓜、棉花、冬萵筍高效栽培模式,2004年示范面積達到200公頃左右。一般畝產西瓜3200公斤、皮棉90公斤、萵筍3300公斤,總產值5790元,純收入3800元。
一、種植方式
畦寬2.4米。4月上旬在畦中間栽植1行西瓜,株距0.5米,每畝栽550株;5月上旬在瓜行兩側栽植2行棉花,行距1.2米,株距0.3米,每畝栽1850株;11月上旬等棉株拔后重新整地建3.6米寬畦,在畦中間栽8行萵筍,行距33厘米,株距25厘米,每畝栽5500株。
二、主要栽培技術
1.西瓜選用早熟、高產、優質品種如抗病蘇蜜或京欣1號。3月中旬營養缽育壯苗。移栽前1周每畝施腐熟餅肥50公斤、過磷酸鈣30~50公斤、硫酸鉀15公斤,或三元復合肥40~50公斤進行全層施肥。此肥既是移栽西瓜的基肥,也是移栽棉花的基肥。施好肥后將畦面整平,覆蓋1.3米寬的超微地膜,支好竹架。幼苗3片真葉時擇冷尾暖頭、天晴地爽時移栽。搞好棚內溫濕度的調控。對植株進行雙蔓或三蔓整枝,5月中旬可揭除外棚膜和支架,在行間鋪層秸草,以進行引蔓壓蔓。坐果期因苗追施1~2次壯果肥,促進幼果膨大。遇旱澆水保濕,多雨季節疏溝排水并噴藥防病。
2.棉花選用高產優質大鈴型抗蟲雜交棉品種科棉3號。于清明前后搶冷尾暖頭,用營養缽育壯苗。棉苗2葉1心或3葉1心時帶水移栽,移栽時每畝用802水劑100克隨水施入缽塘,促苗早發。棉套瓜由于基肥較多可不施蕾肥,重點是因苗施好花鈴肥和蓋頂肥。第一次花鈴肥在初花期施用,每畝開塘深施尿素15公斤、氯化鉀10公斤。第二次花鈴肥在結鈴盛期施,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8月上旬前,每畝用1%尿素液或0.1%磷酸二氫鉀液結合治蟲化調施蓋頂肥。棉苗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打頂后4~5天,每畝分別用縮節安0.6~0.8克、0.8~1克、1.5~2克、2~2.5克對水25~45公斤噴霧。10月中下旬每畝噴灑40%乙烯利100~150毫升促棉鈴早成熟。由于棉花早發,西瓜和棉花共生期較長,棉田紅蜘蛛和棉盲蝽蟓發生較重,要注意及時查治。二代棉鈴蟲一般不防治,三、四代棉鈴蟲根據蟲情及時用藥防治。
3.萵筍選用優質高產、耐寒性強的品種如南京尖葉紫皮香、成都二白皮等。移栽前每畝施腐熟雞糞肥1000公斤、三元復合肥50公斤。每畝苗床用種50克可栽1畝大田。播前浸種催芽至露白后即可適墑淺播,播后必須及時覆蓋秸草,保濕遮光,以利出苗。11月上旬棉稈離田后即可施肥整地作畦,按3.6米寬的標準重新建畦。11月上中旬待苗齡45天左右,葉齡5~6片時,選壯苗移栽。在畦上開8條深3厘米寬的淺溝,溝距33厘米,株距25厘米,栽后及時澆足定根水。12月中下旬當氣溫下降到-2℃左右時搭拱架覆膜,保苗促長。拱棚頂高1米左右,以利田間操作,注意要保持小拱棚兩頭通風。只有當氣溫降到-5℃以下時才需嚴封棚膜防凍害。越冬筍醒根后追施1次稀水糞肥,越冬前再施1次糞肥。翌春待幼株見根莖膨大時再追施2~3次速效氮肥,摻水澆施。生長期間對癥防治霜霉病、灰霉病和蚜蟲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