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今年棉花播種適期,出苗整齊,為促進壯苗早發、平衡生長。當前主要管理措施是:
1、清溝排水、防澇防漬。棉花苗期需水不多,一般只占總耗水量的15%左右。可我市此時多雨水,土壤濕度大,地下水位高,常常出現明澇暗漬,造成土壤缺氧,土溫下降,根系活力減弱,棉株生長滯緩,易發生病害和霉根死苗,棉農常說“水里起因,根里得病,猛太陽喪命”的說法是有其道理的。當然,苗期過分干旱也會引起生長停滯。“水是棉花的命,又是棉花的病”,說明了水和棉花生長的關系。根據當地苗期氣候特點,做好開溝排水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盡可能把水位降低到1.5米以下,確保棉根發育良好。
2、中耕除草、促進根系生長。棉花苗期多雨,土壤易板結,氣溫較低,肥料分解也慢,棉苗期又有較長時間,所以生長緩慢。此時雜草繁殖生長卻很快,它與棉苗爭光,爭肥,更影響棉苗生長。所以中耕除草就成為苗期管理的重要工作。近年棉區大力推廣除草劑,其用人工除草的工作大為減輕。中耕松土掌握先淺后深,行邊淺、行間深、株間淺的原則,前期中耕以半寸為宜、以后逐步加深。
3、合理追施苗肥。棉苗出土后,種子本身貯藏的養分基本上已消耗完,為滿足棉苗發根和營養體建成的需要,苗期應及時合理追肥,尤其是土壤粘重、肥力差、基肥少和無基種肥的棉田更要早施苗肥。苗肥一般畝施尿素3-5公斤,兌水后澆施。
4、查苗、補苗、間苗和定苗。棉種發芽出苗后,因及時查苗、補苗。補苗目前多數都采用同令苗,有利于生長平衡。“苗軋當柴燒”,足以說明及時間苗的重要性。間苗一般是“一撮、二間、三定苗”。定苗期要求在2-4片真葉時進行,按計劃密度留苗。
5、苗期病蟲害防治。棉花苗期病蟲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紅腐病、莖枯病、褐斑病、黑斑病,有的年份還有疫病和角斑病。蟲害主要有小地老虎、蝸牛、野蛞蝓、棉蚜、棉盲蝽等,個別棉田還有小卷葉蟲、薊馬等,這些病蟲害嚴重地威脅著棉花的全苗和壯苗,輕的造成生長緩慢、遲發,重的造成斷頭缺株、甚至成片死苗。所以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確保壯苗早發。苗期病蟲害防治,除做好清溝排水,消滅雜草工作外,主要是藥劑防治,目前各類藥劑種類繁多,更新換代又快,所以在防治上要因地制宜,選準對口農藥,提高警惕,抓好防治質量,切忌高毒、高濃度噴治,具體應根據當地農技部門的病蟲情報進行指導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