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07年,北疆4、5、8月份分別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降溫和降雨天氣,棉花根腐病發生較嚴重,棉田發病率達20%~50%,對北疆棉花產量造成一定影響。
一、發病癥狀
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的植物殘體上越冬,翌年萌發侵染。棉花染病后,葉片皺縮或萎蔫,不久后倒伏死亡。病苗莖基部和根部為紫褐色,逐漸腐爛,皮層干腐,從土中拔出,根為腐爛褐色。濕度大時,根腐病傳播較快,病部有原菌絲和內分生孢子,產生灰白色霉層。3~4葉期,氣溫升高,病情發展緩慢。7月下旬至棉花吐絮時,由于降雨和低溫,田間又出現明顯癥狀,吐絮期葉片萎蔫下垂,迅速青枯,但并不立即脫落,根部腫大、扭曲,莖基部和根部呈紫褐色,干枯后呈棕褐色,病部表皮綜裂。病根比正常根細,側根增多。病菌一般較少侵入內皮層,維管束為白色,病株結鈴明顯減少。
二、發病原因
1.氣候因素
棉花播種后,低溫、降雨和倒春寒常誘發根腐病大發生。棉花是喜溫作物,春季多雨和低溫,土壤溫度低,棉花出苗緩慢,棉苗抗性差,增加了病菌侵染的機會。
2.種子質量
籽粒飽滿、成熟度好的種子生活力強,播種后出苗迅速,苗齊、苗壯,不易受到病菌侵染;而成熟度差、破損率高的種子嚴重影響出苗率,如遇低溫,根腐病發生嚴重,引起大量爛種和死苗。
3.播種質量
播種過早和過深均會影響棉花出苗和增加病菌侵染種子和幼苗的機會,且棉苗抵抗力差,易感病。
4.土壤條件
腐殖質低、偏堿性土壤一般發病重;地下水位高、土壤通透性差,也會增加根腐病的發生幾率。北疆地區以沙壤土發病較重,壤土發病較輕。應注重平衡施肥,偏施肥會造成棉花生育期營養失調和早衰,抗病力降低。
5.耕作制度
多年連作會造成土壤病菌累積,加重土壤病害的發生。同時連作會導致土壤結構惡化,養分失衡,遭遇不利條件后極易發生根腐病。
三、防治措施
1.種子選擇
選擇籽粒飽滿、發芽率高、發芽勢強的良種,要求純度≥90%,發芽率≥80%,含水率≤12%,破損率之≤5%,整齊度≥95%。
2.土壤準備
秋季進行秋耕冬灌,深翻25~30厘米,將表層帶菌植物體深翻入土壤深層,使其腐爛分解。冬灌還可以避免因春灌造成的土壤過濕、板結等不利條件。播前整地質量要達到“齊、平、松、碎、凈、墑”6字標準,可促進棉花迅速出苗,減少根腐病的發生。
3.種子處理
可用0.2%甲基托布津、0.5%多菌靈、0.3%拌種靈和0.3%敵克松加水30千克拌種100千克。用含有植物生長調節劑、殺菌劑、殺蟲劑及微量元素的種衣劑包衣,防止棉花苗期病害的發生。
4.適期播種
北疆棉區春季氣溫低,常有倒春寒和霜凍出現,過早播種容易造成爛種和死苗,因此應根據氣候條件選擇適當播期。北疆地區一般當5厘米土層溫度在14℃以上,即4月中旬開始播種,播深2~3厘米。
5.田間管理
棉花出苗后及時中耕松土,早中耕、深中耕、勤中耕,雨后及時破除板結,提高地溫,增加土壤通透性,可減輕根腐病的發病率。平衡施肥,有機無機相結合,大量微量相結合,保證棉花穩健生長,增強抗病性,防止棉花后期早衰。
6.合理輪作
小麥、玉米、黃豆、油菜等作物進行輪作,可改善土壤條件,使土壤養分均衡,不僅有效防止棉花根腐病的發生,還可遏制棉花惡性雜草的發生。
7.抗病品種
適宜北疆種植的抗病品種有新陸早26號、28號、31號、33號、36號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