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去葉枝。俗稱“打公枝”。葉枝生長快,消耗養料多,抑制果枝生長和影響蕾鈴發育,同時造成棉株下部通風透風差,易生病蟲害,使蕾鈴脫落,所以應及時去掉。如果棉株生長過旺,也可將果枝下的葉枝和葉片一起打掉,群眾稱為“脫褲腿”,在脫褲腿時,如葉枝上已現蕾,則可將葉枝的頂心打掉,加以改造。
(二)抹贅芽。俗稱“抹耳子”。在果枝與主莖交接處生長的贅芽,徒耗養料,促其脫蕾,所以要隨時把它抹掉,一般在整個生長期內抹贅芽2至3次。有時中上部果枝能在葉腋處出現椏果,因此,在抹贅芽時要注意區別,予以保留,增加座桃機會。
(三)摘旁心。在棉花枝葉交錯繁茂和高密度的情況下,適時摘除果枝上的頂心,對通風透光、調節、平衡養料分配,促進早熟,控制橫向生長,便于棉田操作等方面,都有較好的效果。
為此,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底,要對中下部的果頂分次進行摘旁心,使株型呈“寶狀”。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