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棉花黃萎病是一種維管束系統侵染的病害,土壤中的病菌,從棉花根系的根毛或傷口侵入,穿過表皮細胞,進入到維管束,在維管束內產生大量孢子,堵塞養分輸送的通道,并產生毒素,造成棉株葉片變黃,萎蔫,甚至死亡。目前,棉花即將進入花鈴期,也是黃萎病發病高峰期。該病適宜發病的溫度是25~28℃,低于25℃和高于30℃均不利于發病,發病輕重與濕度有密切關系。即多雨年份或適溫高濕條件利于發病。長期連作的棉田,管理粗放的或者地勢低洼,排水不暢的棉田發生較重。防治措施可分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農業措施:1、選用抗性和耐性較好的品種,根據觀察發現,生長勢旺的、坐桃不集中的對黃萎病抗性較好。2、實行輪作倒茬,可采用棉花―小麥―大豆或棉花―小麥―玉米輪作。3、平衡施肥,增施有機肥,增加鉀肥,可提高棉花植株生長勢,增強抗病能力。4、清潔棉田,把帶病棉稈、枯枝落葉徹底清除,集中燒毀,不能用以漚肥,以防糞肥傳病。化學防治:1、對非包衣種子應用硫酸脫絨和藥劑消毒處理。①硫酸脫絨:將1kg粗硫酸加熱到110~120℃,倒入裝有 10kg 棉籽的陶瓷缸或瓦盆內,邊倒邊用木棍攪拌約10min,至棉籽外的短絨脫凈,變黑發亮,隨即將棉籽移入清水中沖洗到水色不顯黃,水味不顯酸,再將棉籽撈出晾干播種。②多菌靈浸種:用多菌靈膠懸劑0.3%~0.4%溶液,在常溫下浸棉種12~14h,能消滅種子內外的病菌,還能減輕苗期病害。2、棉田發現病株應立即拔除,連同地面的病枝、落葉一并清除,攜出田外燒毀。拔除病株后,對病土進行藥劑處理。可用多菌靈等處理土壤。3、發病初期,可采用灌根+葉面噴肥的辦法,對輕病株及早用70%甲基托布津500~1500倍液,或用多菌靈1000倍液灌根,可獲70%的防治效果,對促進病株恢復健壯,均有明顯作用。葉面噴灑0.3%磷酸二氫鉀或1%~1.5%尿素溶液,可增強植株抗逆性,減輕危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