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棉花枯、黃萎病是影響棉花高產高效的主要病害,要正確識別癥狀,采取相對措施,才能提高產量及品質,增加效益。一、棉花枯萎病:此病在子葉期就可發病,現蕾期出現第一次發病高峰,在苗期枯萎病癥狀復雜多樣,大致分為四個類型。1、黃色網紋型。幼苗子葉或真葉葉脈退綠變黃,葉肉仍保持綠色,葉片局部或全部成黃色網紋狀,最后葉片萎焉而脫落。2、黃化型。子葉或真葉變黃,有時葉緣成局部枯死斑。3、紫紅型。子葉或真葉變紫紅色或出現紫紅斑。4、青枯型。子葉或真葉突然失水,色稍變深綠,葉片萎焉猝倒死亡,有時全株清枯,有時半邊萎焉。各類型的出現隨環境改變而不同,一般在適宜發病的條件下,特別是溫室接種的情況下,多數為黃色網紋型;在氣候劇變時,如雨后迅速轉晴,則較多發生青枯型。棉花現蕾期枯萎病典型癥狀是矮縮型,病株特點是株型矮小,主莖、果枝節間幾夜病菌顯著縮短彎曲,葉片深綠色,皺縮不平,較正常葉片增后,葉緣略向下卷曲,有時中下部個別葉片局部或全部葉脈變黃成網紋狀,發病部位維管束也變為褐色。枯萎病可通過帶病種子、病土、病株殘體和餅肥等途徑傳播。二、黃萎病:自然條件下棉花感染黃萎病后,在現蕾期逐漸表現病癥,一般7―8月份開花結鈴期發病達到高峰,癥狀是病株由下部葉片開始發病,逐漸向上發展,病葉邊緣稍向上卷曲,葉脈間產生淡黃色不規則的斑塊,俗稱“西瓜皮葉”,甚至整個葉片枯焦,脫落成光桿,有時在病株基部或落葉的葉腋里,可發出贅芽和枝葉。三、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品種。抗病品種是防治枯黃、萎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可選用國家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推廣的品種。2、測土配方施肥。根據土壤養分含量和棉花生長規律控制施肥量,施用有機肥、合理施用氮磷鉀大量元素及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減少作物缺素癥、拮抗綜合癥,黃、枯萎病和其它病蟲害以及施肥過量引發的肥害癥。苗期至現蕾期,以少施速效氮肥,多施緩釋型鈣鎂磷鉀肥和有機質肥,約占總施肥量的10%~15%;現蕾至揚花期要輕施、穩施氮磷鉀肥,約占總施肥量的15%~20%;揚花至結齡期要重施氮磷鉀肥和有機質肥,約占總施肥量的60%;結鈴至吐絮期,要因地制宜補施氮肥或棉花專用復合肥。3、實行輪作換茬。此方法是防治枯、黃萎病的有效方法,避免連作給致病生物帶來的有利生存環境。4、對癥用藥救治。防治黃、枯萎病用300~500倍甲K?殺菌靈10~15g,加40g“漯效王”葉面營養液混合,對初發病棉田全面噴施;同時用600~700倍80%惡霉?福20g即“綠享加20g“極動力”多元素葉面肥液直接滴灌根部。此外,還要注意適時播種,及時清除棉田內的病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