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當前棉花生育已進入開花結鈴盛期。7月16日成的鈴就是伏桃了,之前結的鈴都是伏前桃。這時正是棉花需肥最多時期,棉花上、中、下部爭奪養分激烈,而上部果枝處于最弱勢地位。越是下部結鈴多的早發棉田,上部果枝越弱,一旦定型,將難補救,勢必造成蓋頂桃即少又小。這是往年很多棉田產量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也是進一步增產的潛力所在。若想拿到又多又大的蓋頂桃,上部果枝必須茁壯。而筆者在下鄉服務中所看到的上部果枝,大多細弱不堪,所以一直強調追施、噴施、沖施速效氮肥,不能讓上部果枝細弱。等到8月上旬再發現脫肥,再補多少肥也沒用了。筆者根據往年觀察實踐,提出判斷上部果枝茁壯的4條標準:1.枝粗節短。細而長的果枝結不住桃,或只結小桃;2.蕾色深綠。苞葉一旦變黃,八成要脫落;3.葉片不能太小。花蕾旁的葉片如太小,結不住大桃;4.能長出2~3個相差不多的花蕾。如果枝上只有一個花蕾,或第二、三個花蕾太小太弱,蓋頂桃肯定多不了。如果7月上中旬發現上部果枝偏長偏細,要結合化控,補施速效氮肥。應以尿素為首選,是含氮量最高,二是棉株易于吸收利用。當前正處于棉花打頂尖之際,每株留多少果枝?依密度而定。按有效果枝計算,每畝留3.5萬~4萬條就夠了。又細、又黃、又弱的果枝,留下也不結鈴,不如不留;寧可少留,也不湊數。要補救現在就抓緊,再晚就遲了。往年上部空果枝的教訓應引以為戒。另外,莫讓伏蚜成災。進入7月以來,北方棉區陸續結束了前一段高溫干旱天氣,又尚未進入雨季,隔三差五降一場小雨,氣溫不是很高,濕度中等偏大。這種天氣最適合伏蚜繁殖和爆發,噴藥防治刻不容緩。伏蚜爆發有兩個顯著特點:是繁殖極快。在條件適宜時,每天種群數量以翻倍的幾何速度增長;二是棉株的每個部分都加以為害,包括從上到下每個葉片、頂尖、幼蕾、花冠、棉鈴、幼莖等處無處幸免。受害嚴重的不僅延遲棉株生育,而且頂尖和果枝停止伸長,繼而蕾鈴脫落;鈴殼薄的品種還可使鈴殼僵化、開裂、發霉腐爛。除治伏蚜一定要治少治早。等到棉株到處都有,很難治住,受災將不可避免。噴藥時不僅要加入有機硅等助劑,還要講求噴藥質量,使藥液彌漫到棉株各部,把噴藥后殘留活蟲壓到最低限度。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