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日,章丘市大部分鎮(街道)出現大風強降雨天氣,個別地區降雨量達100毫米以上,這次大風降雨造成很多棉田積水、棉株倒伏、蕾鈴脫落,對正處于花鈴期的棉花生長影響較大。針對出現的災情,市農業局棉花產業首席專家周克華指出:廣大棉農要加強管理,力爭把澇災對棉田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棉田管理要做到五個及時,具體管理措施如下:1、及時排除積水。淹水時間過長,會嚴重影響棉花根系活動,造成大量葉片和蕾鈴脫落,必須盡可能及時排水,盡量縮短田間積水時間。2、及時扶苗洗苗。經水淹、風吹棉株倒伏,排水后應及時扶正、培土、并洗去葉片及枝條上的淤泥。3、及時中耕培土。受澇棉田排水后土壤板結,通氣不良,必須及早中耕破除板結,結合中耕進行培土,提高根系土壤溫度,防止倒伏。4、及時增施肥料。棉田經水淹,土壤養分大量流失,加上根系吸收能力衰弱,及時施肥對棉株恢復生長和增結秋桃十分有利。在棉株恢復生長前,以葉面噴肥為主;棉株恢復生長后,距棉株10-13厘米開溝(穴)施肥,每畝用碳銨10-15公斤或尿素5-7.5公斤。5、及時防治病蟲害。受災棉株恢復生長后,枝葉幼嫩,前期蚜蟲多,后期易受棉鈴蟲、棉小造橋蟲等危害。因此,要早治、狠治、做到每葉必保,每蕾必爭,最大限度地提高單株產量。受澇棉田田間濕度大,容易引起蕾鈴脫落、爛鈴,要切實加強預防,降低蕾鈴脫落率,提高棉花產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