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目前棉花處于花鈴期,馬上進入吐絮期,是棉花生殖生長的旺盛時期,是伏桃生長和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防治爛鈴的關鍵時期。今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降雨量比常年異常偏多,爛鈴較易發生。病桃癥狀是發黑呈水浸狀,其上長稀疏白色直立菌絲,不開裂,呈僵桃。棉株下部棉桃因光照弱,通風差,濕度高,受雨水淋浸或蟲咬傷,很容易受病菌侵染而爛鈴。今年爛鈴發生的主要因素是雨水多。經田間調查,8月5日發現爛鈴,比歷年早3~5天,病株率在5~15%。防治方法:一是通風透光。及時整枝打杈,去群尖,推株并壟。在鈴病發生初期要及時打老葉,摘除空果枝、葉枝,拔掉空株,改善棉株間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濕度,減輕鈴病的發生。二是排水降濕。在平整土地、鏟除雜草、排灌配套的基礎上,及時開溝培土,有利于迅速排出積水,降低田間含水量,及時中耕散墑。三是減少菌源。及時摘除爛果,帶出田外。四是及時治蟲。防治三、四代棉鈴蟲,防止蟲咬傷口,減少侵染機會。五是化學防治。在鈴病發生初期,每畝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對準中下部棉鈴噴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