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特征特性:該品種中至中大莖,節間圓筒形,蔗莖充實無空蒲心現象。蔗莖曝光前為黃綠色,曝光后初期呈淡紫色,然后變黃色。蠟粉帶厚,節間蠟粉厚度中等。生長帶略突。蔗莖無生長裂縫和木栓斑塊。芽為卵形,芽基陷入鞘痕,頂端平生長帶,芽翼窄,芽孔近芽頂。葉色青綠,葉片直立,尾端彎垂。幼葉鞘淡紫色,老葉鞘淡綠色,葉鞘有薄層蠟粉。肥厚帶窄舌形,淡紫紅色。內葉耳短披針狀,外葉耳平過渡至三角形,有57號毛群。萌芽快而齊,初期生長快,分蘗期較長且旺盛,中后期的生長勢旺。蔗株直立,不易倒伏。落葉性好,毛群較少,便于收獲。宿根發株好,宿根性較強。早熟性好,成熟期蔗糖分高,維持時間長,不抽穗開花,原料甘蔗收獲后不易變質。蔗汁蔗糖分15.7%。抗甘蔗黑穗病。
產量表現:在廣東省甘蔗區域試驗中,平均蔗莖畝產量和畝含糖量達5694公斤和844.2公斤,分別比粵糖63-237增產15.87%,增糖28.08%。比新臺糖10號增產4.78%,增糖6.17%。11月份平均蔗糖分為13.61%,榨季平均蔗糖分為14.85%,分別比新臺糖10號高0.38個百分點和0.20個百分點。1998年參加國家生產試驗,平均畝蔗產量6759公斤,分別比新臺糖10號和當地當家品種平均增產20.5%和13.22%。平均蔗糖分15.13%,分別比新臺糖10號和當地當家品種高0.49和0.63個百分點。平均畝含糖量1022公斤,分別比兩對照增產24.53%和18.12%。1998、1999年參加廣東、廣西、福建省區11點次表征示范,平均畝產蔗量達6715公斤,比對照增產12.6%,平均蔗糖分15.03%,比當地當家種平均高0.9個百分點。平均畝含糖量達1012公斤,比當地對照平均增糖17.63%。
栽培技術要點:可作春、冬、秋植,適宜各類土壤,以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壤最好。可適當減少下種量,適當延遲大培土時間,增加分蘗成莖率。宿根蔗提早管理,早開壟松兜,早施肥,促進發株。注意前、中期的田間管理,施足基肥,重視前、中期的追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