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市科技局招標的“控制大豆重迎茬減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經過兩年科研攻關已取得重大進展。
項目在哈爾濱市大豆面積最大的依蘭、巴彥兩個縣進行,通過關鍵技術研究,篩選了抗大豆重迎茬品種墾豐16、黑農48、抗線4號、合豐47等大豆品種,提出了每公頃施氮45公斤、磷60-67.5公斤、鉀67.5-75公斤、施微量元素硼7.5公斤的配方施肥技術,花期葉面噴施葉面肥技術,秋季深松整地技術以及應用木霉菌劑、生防顆粒劑等生物防治根部病蟲害技術等控制大豆重迎茬減產關鍵技術。
2006年在兩個縣示范應用,使重茬大豆增產9.81%,迎茬增產11.4%,在不利自然條件下,重迎茬大豆公頃產量2348.5公斤,超過2006年全省大豆單產691公斤。
2007年哈市遭遇了50年來最嚴重大旱,這項技術同樣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巴彥縣單產達到了2145公斤/公頃,增產13.2%。依蘭縣平原地區平均產量2136公斤/公頃,比照增產8.8%。
兩年累計應用此項科研成果的重迎茬大豆面積達到了2.1萬公頃,增產大豆477萬公斤,為農民增加經濟效益達1800多萬元。
省農科院著名大豆專家劉忠堂認為,“控制大豆重迎茬減產關鍵技術”切實有效,控制大豆重迎茬減產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可以創造較高的產量,對提高哈市大豆產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更好的前景。
據了解,哈市是全國大豆主產區,60%以上的大豆播種面積為重迎茬面積。市科技局針對哈爾濱市大豆生產中存在的大豆重迎茬面積大、病蟲害發生嚴重、產量不高等問題,于2006年初設計了“控制大豆重迎茬減產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哈爾濱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等單位聯合中標承擔了該項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