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以吉林省農科院孫寰研究員為首的課題組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培育出大豆雜交種。這是我國農業科技領域里的一項重要成果,對大幅度提高大豆產量、增進人類健康具有重大意義。
大豆遺傳學家孫寰研究員說,大豆雜交種研究成果具有獨創性,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目前,大豆雜交種制種等關鍵技術已分別于2001年和2002年獲得我國專利和美國專利,并正在申請世界20多個國家的專利。在吉林省的多點實驗結果表明,大豆雜交種比目前當地的主栽品種增產20%以上。同時,制種技術取得突破,利用切葉蜂傳粉,結實率達70%以上,每公頃種子產量可達1000公斤。
雜交種在世界主要糧食作物中都已普遍推廣應用,對發展農業生產發揮了劃時代的巨大作用,例如人們所熟悉的“雜交水稻”就為人類解決吃飯問題做出巨大貢獻。長期以來,世界范圍內大豆單產每年提高只有0.5%。各國科學家為解決大豆低產問題、尋找雜交優勢利用方法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但由于大豆這種自花授粉作物的特殊性,使其雜交優勢利用成為難以攻克的難題。以吉林省農科院孫寰研究員為首的課題組,從1983年開始就進行大豆雜交種研究,利用我國野生大豆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遠緣雜交方法,獲得了世界首例大豆“細胞質─核互作不育系”。此項成果1993年通過中國和美國專家的鑒定。
在國家有關部門和吉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豆雜交種研究項目分別被列為國家“863”項目、“973”項目、國家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又經過10年努力,課題組終于突破了昆蟲傳粉等關鍵技術,育成大豆雜交種,并于今年1月15日通過吉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