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審定編號:國審豆2006006品種名稱:晉豆34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品種來源:[(晉豆9×晉大36)×早熟18]×早熟18特征特性:該品種平均生育期112天,株高77.1cm,主莖17.4節,有效分枝1.7個,單株粒數90.7粒,百粒重18.7g。長橢圓葉,紫花,棕毛,亞有限結莢習性,株型收斂。籽粒橢圓形,無光澤。經接種鑒定,表現為高抗大豆花葉病毒病SC3株系,中感大豆孢囊線蟲病1號生理小種。平均粗蛋白質含量41.19%,粗脂肪含量21.07%。
產量表現:2004年參加黃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種區域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86.6kg,比對照魯99~1增產7.1%(極顯著);2005年續試,平均每667平方米產208.9kg,比對照增產10.9%(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97.8kg,比對照增產9.0%。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211.1kg,比對照增產12.2%。
栽培技術要點:于6月上、中旬播種,每667平方米播量8~10kg,每667平方米保苗1.4萬株。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山東中部、山西南部、河南中部和北部地區夏播種植。審定編號:國審豆2006007品種名稱:冀豆17選育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品種來源:Hobbit×早5241特征特性:該品種平均生育期114天,株高101.0cm,主莖17.8節,有效分枝2.5個,單株粒數95.2粒,百粒重17.9g。橢圓葉,白花,棕毛,亞有限結莢習性,株型半開張。種皮黃色,圓粒,黑臍,有光澤。經接種鑒定,表現為抗大豆花葉病毒病SC3、SC11和SC13株系,中感SC8株系,中感大豆孢囊線蟲病1號生理小種,高感4號生理小種。平均粗蛋白質含量38.0%,粗脂肪含量22.98%。
產量表現:2004年參加黃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種區域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85.8kg,比對照魯99-1增產6.7%(極顯著);2005年續試,平均每667平方米產203.3kg,比對照增產8.0%(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94.6kg,比對照增產7.3%。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98.2kg,比對照增產5.4%。
栽培技術要點:于6月10~20日播種,每667平方米保苗1.2萬~1.6萬株;整地時要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氮磷鉀(比例為1∶1∶1)復合肥15~20kg,或磷酸二銨15~20kg,初花期至開花后10天結合澆水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kg。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河北南部、河南中部和北部、陜西關中平原和山東濟南周邊地區夏播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豆2006008
品種名稱:徐豆14
選育單位:江蘇徐淮地區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徐豆8號×徐豆9號
特征特性:該品種平均生育期111天,株高60.9cm,主莖13.5節,有效分枝1.7個,底莢高度15.9cm,單株有效莢數34.0個,百粒重21.7g。卵圓葉,紫花,棕毛,亞有限結莢習性,株形半開張。籽粒圓形,種皮黃色,淺褐臍,微光澤。經接種鑒定,表現為高抗大豆花葉病毒病SC3株系,中抗SC8株系,抗SC11和SC13株系,中感大豆孢囊線蟲病1號生理小種。平均粗蛋白質含量42.01%,粗脂肪含量19.95%。
產量表現:2004年參加黃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種區域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82.8kg,比對照中豆20增產12.1%(極顯著);2005年續試,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86.7kg,比對照增產17.1%(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84.8kg,比對照增產14.6%。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88.1kg,比對照增產13.4%。
栽培技術要點:6月上、中旬播種,每667平方米保苗1.2萬~1.5萬株;播種前結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復合肥(NPK總量為25%)30kg作基肥,花期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8kg;鼓粒期要注意防旱。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山東西南部、河南南部、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夏播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豆2006009
品種名稱:阜豆9765
選育單位:安徽省阜陽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鄭842408×阜83~9~6
特征特性:該品種平均生育期106天,株高80.8cm,主莖15.7節,有效分枝2.1個,底莢高度16.9cm,單株有效莢數47.9個,百粒重17.4g。紫花,棕毛,有限結莢習性,株形半開張。籽粒圓形,種皮黃色,淡褐臍,微光。經接種鑒定,表現為中感大豆花葉病毒病SC3、SC8、SC11和SC13株系,中感大豆孢囊線蟲病1號生理小種。平均粗蛋白質含量41.32%,粗脂肪含量18.61%。
產量表現:2004年參加黃淮海南片夏大豆品種區域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79.0kg,比對照中豆20增產9.7%(極顯著);2005年續試,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71.1kg,比對照增產7.3%(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75.1kg,比對照增產8.5%。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74.8kg,比對照增產5.4%。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為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每667平方米保苗1.3萬~1.5萬株,花莢期和鼓粒初期要注意防旱。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山東西南部、河南南部、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夏播種植。
審定編號:國審豆2006010
品種名稱:北豆7號
選育單位: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北安農業科學科研所
品種來源:北疆95~171×北豐2號
特征特性:該品種平均生育期113天,株高70.7cm,單株有效莢數28.5個,百粒重19.1g。長葉、紫花,亞有限結莢習性。種皮黃色,黃臍,籽粒圓形。經接種鑒定,表現為感大豆花葉病毒病Ⅰ、Ⅲ號株系,中感大豆灰斑病。平均粗蛋白質含量38.79%,粗脂肪含量20.76%。
產量表現:2004年參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55.3kg,比對照黑河18增產10.5%(極顯著);2005年續試,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76.5kg,比對照增產6.1%(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65.9kg,比對照增產8.1%。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69.9kg,比對照增產5.2%。
栽培技術要點:于5月上、中旬地溫穩定通過7~8℃時開始播種;每667平方米保苗2萬株左右;在中等肥力地塊,三壟栽培模式,每667平方米施純量化肥10~15kg。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黑龍江第三積溫帶下限和第四積溫帶、吉林東部山區、內蒙古呼倫貝爾中南部和興安盟北部、新疆北部地區春播種植。審定編號:國審豆2006011品種名稱:蒙豆14號選育單位: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品種來源:94~106×Weber特征特性:該品種平均生育期113天,株高74.8cm,單株有效莢數27.7個,百粒重17.9g。長葉,白花,無限結莢習性。種皮黃色,黃臍,籽粒圓形。經接種鑒定,表現為中感大豆花葉病毒病Ⅰ號株系,感Ⅲ號株系,抗大豆灰斑病。平均粗蛋白質含量40.70%,粗脂肪含量20.93%。
產量表現:2004年參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51.0kg,比對照黑河18增產7.5%(極顯著);2005年續試,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78.7kg,比對照增產7.4%(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64.9kg,比對照增產7.4%。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每667平方米產157.3kg,比對照增產3.9%。
栽培技術要點:每667平方米播量5kg,每667平方米保苗1.8萬~2萬株;前茬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2000kg,結合播種每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銨10kg。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黑龍江第三積溫帶下限和第四積溫帶、吉林東部山區、內蒙古呼倫貝爾中南部和興安盟北部、新疆北部地區春播種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