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菌克毒克(2%寧南霉素水劑)是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制成功的一種全新生物農藥,具有高效廣普、環保,促進作物生長、提質增收等特點。對大豆根腐病、疫病等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一、大豆根腐病防治
1、癥狀幼苗期染病,病株及莖基部形成褐色橢圓形、長條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略凹陷,繼而形成環繞主莖的大斑塊,甚至危害側根,病株后期根部變成黑褐色,表皮腐爛,側根、須根少或壞死,病株矮黃,下部葉片提早脫落,除少數苗期嚴重受害外,病株一般不枯死,但莢少、粒少,影響產量。
2、藥劑防治方法種子消毒法,即播種前用2%菌克毒克水劑(用藥量為種子重的1~1.5%)進行濕拌種,然后堆悶、陰干、播種,在大豆苗期地下害蟲發生區可與有機磷殺蟲劑混用;如在大豆生育期發生根腐病,可用2%菌克毒克水劑200~260倍液加小葉敵或葉面肥,進行植株噴藥,對大豆根腐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幾天后就可解除大豆枯萎和死株現象,葉色恢復正常,仍可實現豐產豐收,該項技術已在大豆主產區廣泛推廣應用。
二、大豆疫病防治
1、癥狀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病菌可侵染植侏的根、莖、葉,導致根腐、莖腐、植株矮化、枯萎。田間播種后,引起爛秧,幼苗在出土前或出土后猝倒,受害根部變軟變褐。真葉期被害幼苗莖部呈水漬狀,葉片變黃、枯萎并很快殘廢。成株被害時,最初癥狀下部葉片的葉脈發黃,上部葉片很快失綠,隨即整株枯萎而死,受害根部變成褐色。
2、藥劑防治方法藥劑拌種,用2%菌克毒克水劑按藥種比1.5∶100進行濕拌種(1500毫升藥劑拌100公斤豆種),然后堆悶,陰干即可播種。生育期發病,可用2%菌克毒克水劑稀釋成250~300倍液噴霧,以均勻噴布、無漏噴為標準,防效更好。
三、大豆花葉病毒病防治
1、癥狀葉片表現花葉、皺縮或斑駁、卷葉、黃色塊斑,有的沿主脈形成病菌或病斑壞死,有的葉脈壞死,有的形成頂枯,苗期受感染的病株矮化,病株結的種子一般為褐斑粒或花臉豆。
2、藥劑防治方法在將要發病或發病初期開始用藥,將2%菌克毒克水劑稀釋成250~300倍液噴霧,以均勻噴布、無漏噴為標準,連續施藥2~3次,每次間隔7~10天,如果田間有蚜蟲發生,可與吡蟲淋、葉面肥等混施,效果更佳。
四、大豆菌核病防治
1、癥狀該病主要為害植株的莖部,多從植株主莖中下部分枝處開始發病。病斑水漬狀,不規則形,淺褐色或近白色,可環繞莖部并向上下蔓延,田間以植株上部葉片變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
2、藥劑防治方法在菌核萌發侵入期,畝用2%菌克毒克水劑200~250毫升對水均勻噴霧。
由于該項技術經過幾年的推廣應用證明,對大豆多種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建議在今后的大豆生產上大面積的示范應用,以充分發揮其社會效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