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樺川縣是重要的大豆生產基地。大面積的重迎茬導致大豆病蟲草害危害加劇,特別是大豆孢囊線蟲病的危害加重。據統計每年危害面積在10萬畝左右,平均減產10―15%,高時竟達40―50%,嚴重影響了我縣大豆的品質和產量。
一、大豆孢囊線蟲病發生動態
大豆孢囊線蟲病,俗稱“火龍秧子”病,是由線蟲侵染大豆根部引起的,土地干旱和風砂鹽堿地發生較多。線蟲侵染后,造成主根及側根減少,須根增多,根瘤顯著減少或無根瘤。被害大豆地上部矮小,葉片由下向上黃化,生育停滯,結莢減少或不結實,嚴重時全株枯死。
大豆孢囊線蟲以卵、胚胎卵和少數幼蟲在孢囊內土壤中越冬,或者以含線蟲的土混雜于種子內或附在種子上越冬,成為第二年發病侵染來源。越冬線蟲在大豆開花前后侵入大豆根內,7月間形成第二代進行再傳染。孢囊線蟲主要通過耕作、農機具等攜帶傳播,另外大風、田間流水以及糞肥和混有孢囊線蟲的種子,亦能傳播。孢囊線蟲病的發生與土壤環境、土壤內線蟲數量有關。土壤溫度高、土壤濕度適中、通氣良好以及砂質土壤及偏堿土壤有利于線蟲的生長發育與繁殖,則發病重。連作地塊隨連作年限增加而發病加重。
二、重迎茬后大豆孢囊線蟲病防治對策
1.大豆孢囊線蟲病嚴重發生的重要原因是重迎茬,因此提倡堅持合理的輪作制度,以減輕大豆孢囊線蟲危害。
2.在重迎茬大豆地塊提倡推廣抗線品種,目前已有大豆抗線四號。
3.土壤有機質在3%以內不能種大豆,土壤有機質在3%以上地塊提倡測土配方施肥,調節好N、K、P比例,改善土壤環境,增加大豆所需養分、肥料,特別是提倡增施優質農肥,促進根系發達,增強抗逆能力。
4.依據各地大豆孢囊線蟲發生具體情況,采取早播或延后播種的方法達到躲病避蟲目的。搞好中耕,促進新生根大量形成,破壞線蟲生存環境,達到防病目的。在莢期提倡灌水,及早耕翻,精細整地,盡量清除病殘體,加速線蟲死亡率。
5.在重迎茬地塊,使用抗大豆孢囊線蟲“增產劑”,特別是在我縣中部風砂鹽堿土區推廣“輕堿地抗大豆孢囊線蟲增產劑”。每畝用1―2公斤,拌肥播下。
6.注重重迎茬地塊大豆孢囊線蟲病的化學防治。采用3%呋喃丹每畝用5―6公斤隨播種施人壟中,可防治大豆孢囊線蟲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