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大豆是生育期較短的作物之一,生育期遭遇干旱、澇害、倒伏、徒長等不利條件,都可導致大豆大幅度減產。發展大豆生產,必須以推廣高產優質抗病新品種為基礎,以組裝先進科學新技術為中心,走提高單產和效益之路。如何提高單產和效益,近年來,各地開展了一系列創新研究,取得了較好成效。現將有關的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措施整理摘編,推薦給廣大的農民朋友。
1、育苗移栽。在大豆的播種期因災,如連續干旱或陰雨而不能播種時,通過育苗移栽可縮短營養生長時間,保證大豆田間有充足的生育期。對于夏大豆可于收麥前15天進行育苗。
2、斷根栽培。大豆屬于直根系作物,入土較深,但側根少。適時切斷大豆主根,可促進大豆側根的生長,增加養分吸收和增強根瘤菌固氮能力。斷根宜在播種后10-11天時進行。方法是用薄鐵鏟斜插在豆苗地下約5厘米深處切斷主根,嚴禁使豆苗移位和傷害側根。
3、摘心。對有徒長或貪青晚熟趨勢的大豆要摘除頂心,可促進分枝,矮化壯桿,防止倒伏,使光合產物更多地輸入花莢,利于增花保莢,提高產量。一般可增產15%以上,通常在初花期或盛花期摘除主莖頂端1-3厘米長。
4、化學調控。倒伏是高產大豆田的主要問題,大豆生長期間,采用化控技術,可促壯抑旺,增花保莢,提高產量。大豆化學調控的方法主要有:
(1)噴施多效唑。在大豆分枝到初花期畝噴施100-200毫升/千克的多效唑溶液20-30千克,可使大豆植株矮化,葉片功能期延長,利于豆田通風透光,改善小氣候,防止倒伏,促進高產。使用濃度和次數應視大豆生長情況而定。
(2)噴施三苯碘甲酸。在大豆的開花期噴施濃度為100毫升/千克的三苯碘甲酸溶液,間隔5-7天再用200毫升/千克的三苯碘甲酸溶液,每畝每次用量為50千克。可以抑制大豆植株頂端的生長優勢、促進腋芽發育、增多分枝、矮化植株,控旺防倒,增加開花,減少落莢,促進早熟增產。
(3)噴施亞硫酸氫鈉。在初花期和盛花期畝用15-17%的亞硫酸氫鈉溶液50千克各噴1次,可降低呼吸強度,減少落莢。在大豆花莢期用20-30毫升/千克的增產靈溶液50千克,每隔1周噴1次,連續2次。能使豆莢脫落減少10%,增產10-15%。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