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防御干旱的主要耕作措施
1、環境控制:搞好農田基本建設。環境的控制技術主要包括生物治理、工程治理和耕作治理,可通過這三方面的治理措施改善氣候和土壤水分條件。生物治理可通過建造防護林帶、種植牧草等,改善環境質量,減輕干旱威脅;工程治理是修建灌排水庫等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耕作治理是通過深耕、深松、伏秋耕翻、中耕深松等松土抗旱保墑措施。
2、合理輪作:科學的選擇節水抗旱品種。合理輪作可利用不同作物根系深淺,需水多少,不同層次耕層結構,生長期的長短等差異,合理地調節利用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
3、增施有機肥料:合理地增加有機肥料及化肥投入可以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增加施肥數量和深施肥技術,有促進根系生長和莖葉繁茂的功能,提高地上部葉面積的覆蓋度,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利用深施肥效果增加深層根系數量,充分利用深層的土壤水分和養分。
4、抗旱播種:主要有搶墑、接墑二種。
搶墑,是趁土壤水分較好時抓緊時間播種,常用的方法是頂漿早播,雨后搶種,充分利用返漿水,進行早播,淺播,隨播隨壓,保證土壤水分。
接墑,是采用多種方法使種子播在溫土中,如秋起壟、秋施底肥、壟上開溝淺播、早播,遇旱時采用深播淺覆土等。
二、澇害的耕作防御措施。
1、山水林田綜合治理。要求加強森林保護,種植樹木,在澇區建立。以排為主、排灌結合農田水利配套工程建設,建立干、支、斗、毛、溝、管、洞、縫的農田水利工程系統。
2、耕作治澇。采用淺翻深松,分層深松,間隔深松,結合施用有機肥,秸稈還田,大壟栽培等措施,增厚耕層,擴大土壤水庫的容量,有利于排澇防旱。
3、適時播種。選擇適合本地種植的抗逆性強的優質品種,適時早播,避過澇害,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