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補水增墑,促進種子蔭發及大豆生長
要積極發展節水灌溉,最大限度地發揮節水灌溉設施的抗旱作用。一方面要積極挖掘水源,增打補水井,提高供水能力;另一方面要科學用水、節約用水,要千方百計充分利用現有水源、抗旱用具及設施,可采取壟臺及壟臺側邊豁溝,濾水澆灌,淺覆土,做到隔夜鎮壓的方法及早采取補水措施。
二、迅速開展查田補種并確保苗全
播種以后要迅速開展查田工作,播后3~5天開始查墑情,對失墑嚴重的地塊,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補墑;在出苗前查芽情,對芽干、壞種地塊,及時坐水補種;出苗后查苗情和蟲情,對出苗不齊、不勻缺苗斷條或遭受蟲害的地塊,要及時補種早熟品種或藥劑防治。
1、補種。最好補種以蕓豆、紅小豆、黑豆等經濟效益較高的作物,補種同類作物時可選用生育短10~15天的早熟品種。
2、對于播種期晚,因低溫、干旱造成牙干、壞種地塊,田間缺苗特別嚴重、需要毀種的地塊,應選擇早熟品種或替代作物,果斷采取毀種,并采取密植栽培方式,充分利用有效積溫,提高毀種作物的產量。
三、抓緊深松、鏟趟,全力進行抗旱保墑、促早熟
1、壟溝深松或鏟前耥一犁。在大豆子葉拱土后,要立即進行深度為20~25厘米的壟溝深松,深松深度一般在25~30厘米,可以疏松土壤、放寒增溫、以促使豆苗早生快發、實現苗齊、苗壯。同時增強了土壤的蓄水保墑能力,能夠減少土壤中水分的蒸發,達到了抗旱保墑的目的。對于沒有深松條件的,也可采用鏟前耥一犁的做法。
2、加強中耕培土。抗旱、促早熟,早鏟早趟早管理很重要。大豆全生育期要力爭做到三鏟三趟。中耕深度應隨根系生長狀況由深到淺再淺的方式進行,并伴隨著中耕鋤草,要向根部擁上,逐漸培起土埂,以利于耐旱、抗倒。第1遍在大豆出苗后到第1片復葉展開前進行,鏟后深趟不培土,趟深10~12厘米;第2遍在距第1次中耕7~10天,大豆苗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趟深8~10厘米;第3遍在距第2次中耕10~15天,要在大豆封壟前趟完,趟深7~8厘米,培土要達到第一復葉節。另外在大豆生育后期,對鏟趟不凈的雜草,8月上旬草籽形成前拔1遍大草。
四、選擇安全、經濟、高效的除草劑適時進行苗后莖葉處理
草荒是大豆生產的大敵,如不及時清除,將會嚴重影響大豆產量。因此對于沒有進行化學除草或苗前土壤封閉處理除草效果不好的,應在大豆出苗后2~3片復葉期,雜草2~4葉期,防除禾本科雜草,每公頃用5%精禾草克乳油900~1500毫升,或用15%的精穩殺得乳油750~1000毫升,或用10.8%的高效蓋草能乳油450毫升,或用6.9%威霸濃乳劑750~900毫升,或用12.5%拿撲凈乳油1250~1500毫升,對水450公斤噴霧。防除闊葉雜草,每公頃用25%的氟磺胺草醚1000~1500毫升,或用24%克闊樂乳油450毫升,或用24%雜草焚水劑1000~1500毫升,兌水450公斤噴霧。
五、看苗追肥,加速大豆生育進程,促使大豆提早成熟
春播階段低溫和持續干旱造成大豆前期生長較弱,為補充作物營養,促進生長發育,提高抗逆性要及時追肥。追肥要做到適時早追,防止脫肥,尤其增施鉀肥,可以提高作物產量,改善品質,有壯稈,抗病,促早熟作用。在追施氮素肥料時,施用量不能過大,追施時期不能過晚,防止貪青晚熟。
1、根際追肥。要在2遍地鏟后趟前進行,每公頃追施尿素45~75公斤,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
2、葉面追肥。追一遍在大豆始花期進行,追2遍,1次在始花期進行,1次在鼓粒初期進行,每公頃用尿素10公斤加磷酸二氫鉀1.5公斤溶于500公斤水中噴施,也可因地制宜噴施一些腐只酸、氨基酸等為主要成分的抗旱、促熟營養劑。
六、進行科學適時灌溉,確保大豆實現高產、穩產
在大豆分枝期、花莢期、鼓粒期進行科學灌水,是解決干旱、確保大豆高產的一項有效措施。有條件的地方應根據當時旱情狀況和大豆生長發育需水規律進行適時灌水。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如噴灌等,一般噴水量為:分枝至開花期30mm,開花至結莢期30~40mm,結莢鼓粒期30~35mm,噴灌強度應小于土壤入滲速度,以地表不產生徑流、不破壞土壤結構、地表不板結為原則,無漏噴,重復度100~200mm。
七、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及時進行綜合防治
黑龍江省北部地區和東部地區,重迎茬現象比較普遍,導致病蟲害發生嚴重,因此各地要搞好預測預報,做好準備,及時指導防治,保證大豆提高質量,豐產豐收。
1、蚜蟲。點片發生并有5~10%的植株卷葉或有蚜株率達到50%時,百株蚜量達1500頭以上,天敵數量很少時,每公頃用35%賽丹乳油1000~1500毫升,或用10%的吡蟲啉1500克,或用大功臣每公頃22袋,兌水450~500公斤。
2、紅蜘蛛。當田間發現有發生時,每公頃用35%賽丹乳油1000~1500毫升,或用1.8%阿維菌素制劑或混劑150毫升,兌水450~500公斤噴霧。
3、大豆食心蟲。當上一年的蟲食率達到5%以上時達到防治指標,每公頃用80%敵敵畏乳油1500~2000毫升制成毒棍,每4壟1行,每5米1根熏蒸,或用菊酯類的農藥常量噴霧。
4、草地螟。在草地螟大發生達到每株1頭時,可用菊酯類藥劑每公頃用225~300毫升常規噴霧。
5、病害防治。對于大豆灰斑病、霜霉病等真菌性病害在發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膠懸劑5000倍液防治;菌核病可在大豆花期于壟臺表而噴灑50%的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間隔7~10天再噴1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