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據試驗:在中稻收割后,利用其田間的溫光條件,增種一季秋大豆,可增產大豆60~120公斤/畝,經濟收入150~420元/畝,增產增收效果較好,適宜于海拔400米以下的再生稻區推廣。其技術要點如下:
一、適地良種:海拔400米以下無水蓄留再生稻的田塊及所有水稻制種田,均可種植。于水稻散籽后開溝排水;水稻收割后,及時清除雜草、稻樁,不翻耕,并按110厘米放線開廂,廂面寬86厘米,兩廂之間開一條深、寬各26厘米的溝。選擇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種。如貢豆三號、貢豆五號、湘春十號、西豆三號、成豆四號、川農早熟一號和寧鎮一號等。
二、合理密植:秋大豆的播種,宜在中稻收后的8月上中旬完成。一般每畝用種量7-8公斤。播種前,每畝用鉬酸銨10克拌豆種。在稻田廂面上,按20×30厘米的窩行距打窩直播,每窩點種子3-4粒,每畝成苗要求在2.5萬株以上。并畝用過磷酸鈣3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細渣肥800公斤混合漚制的種肥蓋窩。
三、肥水管理:出苗前,對土壤干旱的田塊,淋1-2次清糞水促發芽出苗。出苗后,及時查苗補缺和間苗,每窩留2-3株豆苗為宜。當第一片復葉展開時,施1次速效性追肥,畝施人畜水糞900公斤加尿素5公斤;苗高25厘米左右時,追施第二次肥,畝施人畜水糞600公斤。同時,進行中耕除草、培土保苗。
四、病蟲防治:于9月初,畝用化錄果150毫升加多殺菊脂15毫升兌水50公斤常規噴霧,防治豆卷葉螟和豆桿蠅;9月下旬結莢期,結合田間雜草,畝用化錄果150毫升兌水50公斤噴霧,防治豆莢螟。
五、適時采收:秋大豆的全生育期約80天左右。一般在11月上中旬,植株上約有2/3的豆莢呈黃褐色時即可收割。“寧鎮一號”屬常規種,可選粒大飽滿的豆粒第二年做種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