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大豆根腐病:該病在大豆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并造成危害,減產幅度在25―75%或更多,被害種子的蛋白質含量明顯降低,主要癥狀是莖基部出現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不同程度的擴散至下部側枝病莖髓部變褐,葉柄莖部縊縮,葉片下重,但不脫落。藥劑防治主要應用58%瑞毒霉錳鋅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用種子量0.3-0.4%拌種。
2.大豆菌核病: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莖稈,7月下旬開始發病,侵染初期莖稈上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只有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及白色顆粒,后變黑色顆粒(菌核)。縱剖病株莖稈,可見黑色圓柱形老鼠屎一樣的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藥劑防治: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1000倍液或40%菌核凈1000倍液或50%甲托500倍液噴霧。
3.大豆蚜蟲:蚜蟲有有翅膀胎生雌蚜,無翅胎生雌蚜和若蟲,成蟲和若蟲均可為害,多集中在豆株頂梢和嫩葉上,吸食汁液,造成葉片卷縮,生長遲緩,早期落葉,分枝和結莢減少。防治方法:40%氧化樂果800―1000倍液或10%一遍凈每畝20克。
4.雜草防除:大豆田化學除草按施用方法可分為土壤封閉和莖葉處理兩種。
4.1播后苗前土壤處理。土壤處理既要考慮大豆的耐藥性,又要考慮除草劑持效期及下茬作物是否有影響,同時也要了解田間雜草的種類,一般在大豆播種后至出苗前3―5天內施藥,噴液量每公頃200―300公斤。
幾種土壤處理劑每公頃的混配用量:
88%或90%乙草胺(禾耐斯)1.5-2.2升+70%賽克300―600克。72%都爾1.5-2.5升+70%賽克300―600克。88%或90%乙草胺(禾耐斯)1.6-2.5升+80%闊草清60克。
4.2苗后莖葉處理。為了降低成本,結合中耕,進行苗期施藥,幾種莖葉處理除草劑每公頃的混用用量:
12.5%拿撲凈1.25-1.5升+21.4%殺草焚1-1.25。15%精穩殺得0.75-1.0升+25%虎威1.0-1.5升。10.8%高蓋草能450-525毫升+48%苯達松2.5-3.5升。
苗后莖葉處理施藥時期應在雜草基本出齊,禾本科雜草一般在2―4葉期左右,闊葉雜草在5―10厘米高進行,應避免在中午,高溫天氣或大風天施藥,干旱或低溫會降低藥,一般需加大用藥量或加入農藥助劑。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