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適時播種。菜用大豆屬春大豆類型,生長發育期間對濕度反映敏感,若遲播營養生長呈不足,植株矮小,主莖節數、分枝變少,兩粒莢以上的莢數也明顯減少,因此在安全播種期內應適當早播,播期可與當地春大豆相同,但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采用地膜覆蓋,其播種期可提前10-15天。種子不能播過深,以2-3cm為好,蓋種不能太厚,播后應防止土壤水分過多引起爛種。
(2)合理密植。以每公頃25.5-30.0萬株(1.7-2萬株/畝)為適宜,具體應掌握地肥宜密此,地瘦宜稀些,如土壤肥力高,每公頃要獲得8250公斤(550公斤/畝)鮮莢,其適宜的種植密度為每公頃24.0-25.5萬株(1.6-1.7萬株/畝)。菜用大豆采用畦帶溝寬1米,株距25cm左右,每穴定苗2株為好。
(3)科學施肥。每生產100公斤鮮莢需要氮素1.7公斤,有效磷0.19公斤,有效鉀0.94公斤,還需要鈣、鉬、鎂、硼等營養元素,在施肥上掌握“攻頭、控中、保尾”原則,每公頃以農家肥15噸,加鈣鎂磷375公斤(25公斤/畝)作基肥,第一片真葉展開后以每公頃尿素75-90公斤(5-6公斤/畝)、氯化鉀90公斤(6公斤/畝)作起苗肥,分枝肥每公頃追施尿素75公斤(5公斤/畝)為宜,開花期不下肥,但苗情差而不封行,要輕施初花肥,每公頃追放70公斤(4-5公斤/畝)尿素,結莢期葉面噴施2%尿素加0.5%磷酸二氫鉀和0.05%鉬酸銨混合液,促灌漿保粒。菜用大豆氮、磷、鉀比例為1:2:1較適宜。
(4)搞好田管。菜用大豆第一次追施起苗肥時應進行淺中耕,消除土壤板結和小雜草;第二次追施分枝肥時應進行二次中耕,松土滅草,促根系生長和根瘤發育,初花時再進行第三次中耕,結合培土,每次中耕要清好排水溝、畦溝,及時排除田間積水。認真防治病蟲害和鼠害,結莢期若發現細菌性斑點,及時每公頃用70%托布津1.5公斤加鏈霉素兌水225公斤噴霧防治,發現芽蟲用氧化樂果防治,采莢前15天要禁止噴藥,以免農藥殘留,結莢后要防田間鼠害,避免損失。
(5)及時采收。莢果鼓粒至80%,每千克340個莢,莢殼外觀呈翠綠時為采青莢最佳時期,青莢采收后途中運輸不超過6小時,有條件的應用冷藏車運輸,及時速凍加工,確保質量達標。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