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梔子花是原產在我國的名貴觀賞植物,常于早春自南方運到北方,其生長變化大致如下:
第一年,花繁葉茂,欣欣向榮。
第二年,出現明顯癥狀,生長緩慢,進而幼葉變黃,不能正常延展,然后變為黃白色等。
第三年,癥狀嚴重,幾乎停止生長,幼葉很小,近于白色。再發展一步,則幼葉尖端和邊緣出現褐色斑塊,最后凋落,直至全株枯死。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來梔子對土壤的要求比較嚴格,在pH5-6的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而北方的土壤一般呈中性或堿性,在這種土壤中,由于鐵鹽的水解,形成不溶于水的氫氧化鐵,不能為植物吸收,造成植物嚴重缺鐵。鐵雖然不是葉綠素的成分,但系葉綠素形成的必要條件,所以缺鐵就等于阻斷了葉綠素的合成,因而使光合作用不能正常進行,這就造成植株饑餓死亡的主要原因。
另外鐵又是某些氧化酶的成分,在呼吸中還起到重要作用。如果缺鐵,即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理活動。
解決缺鐵癥,采用澆“礬肥水”的辦法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也可在盆土中摻入少量黑礬粉末,用量為盆土重量的0.5%,生長季節每隔10-15天澆一次0.5%-1.0%的黑礬水,也能保證梔子花對鐵的要求,使其能夠正常生長發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