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梔子花原產于我國,分布在我國南部和中部。梔子耐蔭不耐寒,具有較強的抗煙塵和抗有害氣體的能力,適用于公園、綠地、花壇、盆景栽培。梔子除觀賞外,其木材質量堅密,不易割裂,可用于雕刻;花芳香可熏茶及提取香料;果實可供藥用或作染料。
梔子為常綠灌木,小枝綠色,葉對生,革質,為披針形或倒卵形,先端和基部為鈍尖,表面為青綠而有光澤。花白色,頂生或腋生,有短梗,極芳香,花冠基部為筒狀,回旋排列,未開時卷曲,裂片6枚為肉質。花期在5月―7月。果實為卵形,有縱直六角棱;種子扁平,球形,外被有黃色黏質物。果熟期在11月。
梔子花芬芳撲鼻、清麗可愛,令幽香滿室,為葉、花并賞的觀賞花卉。那么,在北方怎樣栽培梔子花呢?
從南方移來的梔子,要帶土球,裝盆后再填些肥土,澆透水,放在背陰通風處,約一個月后新枝發出,逐漸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確保成活。
梔子應每年4月―5月換盆,盆土可用礬肥水殘渣、砂土、細爐渣灰、腐葉土混合而成。生長適宜溫度是20℃―28℃,春末至秋初,天氣炎熱,注意遮陽、防高溫、防陽光直射和空氣不流通。否則葉片變黃。
地栽梔子在3月―4月移栽,移栽時帶土團。春初和秋末陽光充足,應適當噴水增溫。
由于北方地區氣候、土壤等條件不適宜原產南方的梔子的生長發育,因此北方盆栽梔子常易出現葉色變黃、落葉甚至全株枯死,成為蒔養梔子的一個難題。要讓梔子在北方落戶,在管理上須掌握好以下5點:
1.梔子性喜酸性土壤,而北方土壤多呈中性或偏堿性,導致土壤中缺乏可供植株利用的鐵元素,這是引起梔子葉片變黃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培養梔子要選用肥沃的酸性培養土。一般可用腐葉土4份、園土4份、沙土2份混合配制。每千克培養土拌入1克―2克硫磺粉,給梔子澆水最好用雨水或經過發酵的淘米水。生長期間每隔10天―15天施1次0.2%硫酸亞鐵水,或每隔10天―15天施1次礬肥水(兩者可相間進行)。這樣既能防止土壤變堿,又能給土壤補充鐵元素,從而防止葉子變黃。
2.梔子喜濕潤,除平時需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外,還必須經常注意增加空氣濕度。這是因為北方氣候與南方不同,北方春季干燥,常刮干旱風,夏季光照強度大,天氣炎熱,冬季氣候寒冷干燥。因此,春、夏季節每天早晚要用清水噴灑葉面并向附近地面灑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冬季澆水宜少,但仍需經常噴洗枝葉,保持葉面潔凈。
3.梔子喜半陰,怕強光暴曬,要蔭蔽度為50%左右。如遭暴曬,葉子易發黃、發白直至脫落。所以,夏季須放蔭棚下或具有散射光處培養,讓其早、晚多見陽光,以免葉子變黃。
4.梔子喜肥料,盆栽時除結合換盆施入有機肥作基肥外,生長發育期間還應勤施追肥,以薄肥為宜,除經常施以礬肥水外,現蕾以后增施2次―3次速效性磷肥,如0.5%過磷酸鈣等。
5.梔子不耐寒,要注意適期入室和出室。一般于10月中旬入室,室溫保持在10℃―12℃為宜,最低不得低于0℃。春季不宜過早出室,通常在4月下旬出室為好。
如果能做到以上5點,梔子不僅能在北方安家落戶,而且能使梔子葉綠花繁并具濃香。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