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花薊馬學名FrankliniellaformosaeMoulton,主要分布在江蘇、上海、浙江、湖南、湖北、山西、河北、山東、四川等地。除為害唐菖蒲外,還為害菊花、大麗花、香石竹、月季、茉莉、鳳仙花、扶郎花、夜來香、矮牽牛、九里香、木槿、蘭花、牡丹、金盞菊、美人蕉、秋葵等花卉。
為害特點該蟲主要是以成蟲和若蟲吸食花的汁液為害,被害花瓣上產生點狀食痕和產卵痕,灰白色。嚴重時花瓣卷曲,葉上有銀白色斑點產生。成蟲與若蟲喜白天匿藏于葉腋中。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1.3毫米。雌蟲淡褐色至褐色,雄蟲乳白色至白色。觸角8節,第七與第八節短小,第五節基部黃色,其余各節灰色。前胸背板前緣長鬃4根,后緣長鬃6根。前翅上脈鬃19-22根,下脈鬃14-16根,均勻排列。
卵長約0.29毫米,側面呈腎形,一端較方,且有卵帽。
老齡若蟲體長1.2―1.6毫米,橘黃色。觸角7節,第四節膨大。
發生規律該蟲14-30天繁殖1代。世代重疊。成蟲生長適溫是在20度,此期比較活躍,5-6月發生較多。在清晨和傍晚取食最甚。白天多棲息葉背或花冠內。一般將產卵于花瓣、花蕊的表皮下或葉背組織內。若蟲活動性較差,3齡時稱“前蛹”,4齡稱“偽蛹”。高溫高濕有利該蟲的發生,花薊馬喜在花內為害。
防治方法
(1)熏蒸殺蟲。將有蟲盆花集中小密室內,用80%敵敵畏或用2.5%溴氰葡酯灑廢紙上,讓其揮發或用文火燃燒,熏殺。
(2)噴霧防治。選噴50%殺螟松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3)也可進行人工誘殺。利用薊馬具有對藍色的趨向性,在其周圍插上涂有藍色黏液的板塊,將薊馬殺死。
常用藥劑敵敵畏、溴氰葡酯、殺螟松。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