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后葉兩面產生桔紅色夏孢子堆,呈皰狀突起,大小3mm左右,夏孢子呈粉末狀,夏孢子堆出現后約21-42天進入秋末冬初時,在夏孢子堆四周形成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二、發病特點:病原為Uromycestransversalis(Theum)Wint.屬擔子菌門真菌。北方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南方溫暖地區夏孢子也可越冬翌年溫濕度適宜時,冬孢子萌發,侵入唐菖蒲形成初侵染。氣溫16~28℃,相對濕度80~100%情況下,經15-20天潛育,發病后夏孢子產生芽管從氣孔侵入進行多次再侵染,致病害不斷擴大,高溫高濕或霧露重發病重
三、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病殘體,減少初始侵染源。
(2)棚室要加強通風,降濕,露地雨后要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
(3)提倡施用保得生物肥,注意增施磷鉀肥。
(4)發病初期噴灑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40%杜邦新星乳油7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次。
四、常用藥劑:三唑酮敵力脫杜邦新星噴克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