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石山蘇鐵又稱山菠蘿、少刺蘇鐵、銹毛蘇鐵、神仙米等。分布于廣西的扶綏縣、龍州縣、憑祥市、寧明具、武鳴縣、田陽縣、崇左縣等地的低海拔石灰巖山地,常生長于石灰巖縫隙里,呈團狀或小片狀分布。
石山蘇鐵為小型灌木,樹干通常不明顯,有時也膨大呈葫蘆狀,或紡錘狀,或盤狀,或圓柱形,高可達50厘米,徑達25厘米。基部膨大成圓球形,灰色至灰褐色,葉痕宿存,后期常脫落而光滑。無莖頂絨毛;鱗葉披針形,長4.5~8.5厘米,寬1.5~2.5厘米,暗棕色,背面密被短絨毛;羽葉長(30)50~170厘米,葉柄長5~63厘米,上部兩側具3~35對短刺,刺長0.1~0.4厘米,間距0.6~2.2厘米,羽片40~81對,水平開展,革質,羽片條形,中部羽片長7.5~28(40)厘米,寬0.5~1.2厘米,先端漸尖,具短尖頭,基部不對稱,下側下延生長,中脈上面平或微隆起,下面明顯隆起,上面深綠色,有亮澤,下面淡綠色,葉邊緣平或有時反卷,葉軸、葉柄及葉背密被銹色柔毛。
石山蘇鐵與蘇鐵外形較接近,但樹干不明顯,基部常膨大成圓球形,葉痕脫落呈光滑,羽葉開展,羽片背面無毛,邊緣平,不反卷,大孢子葉較小,疏被脫落性棕色柔毛,胚珠無毛,種子較小,長1.7~2.7厘米,成熟時黃色;后者樹干明顯,可高達8米,葉痕宿存,羽葉成“V”字形,邊緣反卷,背面被柔毛,大孢子葉較大,密被宿存黃褐色絨毛,胚珠具毛,種子較大,長2~4厘米,成熟時紅色至橘紅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