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香石竹適宜在空氣相對干燥、通風的環境中生長。因此,多雨高溫季節要減少灌溉次數和降低室溫。
香石竹是喜光植物,需要選擇陽光充足、通風的場所。同時,香石竹根系較淺,適宜生長在疏松肥沃、含豐富腐殖質。濕潤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土壤黏重的,宜用鋸末等與表土混合。土壤酸堿度在pH6.0~7.5為宜。
【繁殖方法】常用扦插、播種和組培繁殖。
扦插繁殖:除夏季高溫外,均可進行。溫室以1~3月和9~10月為宜,露地以4~6月和9~10月為好。插床用苗床或塑料箱,基質以40%膨脹珍珠巖和60%泥炭苔蘚的混合物最好。插穗要選擇植株中部的側枝,取健壯而健康的枝條,以葉寬厚、色深而不卷、頂芽未開放的為佳。采插穗時,要與母株莖的對生葉形成直角,容易掰下而不養母株莖。掰下的側枝立即浸水防止萎蔫。插條長10厘米左右。插前先將插條基部2片葉去掉,留上部2~4片葉,并用0.2%吲哚丁酸浸泡基部1~2秒,生根效果顯著。生根適溫為10~13℃,超過32℃會損害插條和抑制生根。插后即澆一次透水,用60%~70%遮陽網遮光,插后20~25天生根。
播種繁殖:以秋播為好,播種適溫為18~20℃,播后7~10天發芽,正常發芽率在60%。幼苗需經過移植,培育2~3個月可成為種苗。
組培繁殖:近年來香石竹病毒病發生嚴重,用組培繁殖可得到脫毒種苗。具體方法如下:外植體可采用優質無毒的莖尖,用0.1%升汞消毒滅菌10分鐘,用無菌水沖洗4~5次,切成0.2~0.5厘米,接種到附加萘乙酸0.2~1.0毫克/升和6-芐氨基腺嘌呤0.5~2.0毫克/升的MS固體培養基上,3天后顏色轉綠,3~4周莖尖伸長,7周后形成叢生苗。將叢生苗分割轉移到新鮮培養基上繼續培養,待苗高2~3厘米時可轉移到1/2MS培養基上,培養20天左右可生根。發根后可出瓶移栽。
【栽培管理】盆栽香石竹的基質以腐葉土、粗沙和培養土等量的混合土壤為好。種苗定植用12厘米或15厘米盆,宜淺栽,栽植時不要傷根,栽后澆水。栽后20天,進行第一次摘心,促使基部萌發側枝。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每半月施肥1次,可用"卉友"15-0-15高鈣肥。為了控制植株高度,在側枝高15厘米時,用0.25%比久液噴灑葉面,每周1次,噴2~3次。
為了使頂部花大,一般每一莖枝僅保留頂部的花。頂部以下葉腋出現小花蕾時,要及時摘除,并隨時抹去莖節上的花芽和葉芽。待頂花初開時即能上市。
【病蟲害防治】5~9月高溫多濕時常發生莖腐病,發現應立即拔除。如日照不足、高溫多濕、通風不好,會出現銹病,可用50%萎銹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灑。另外,香石竹的葉斑病、白絹病也是一種有威脅的病害,影響香石竹的生長和開花,甚至全株枯死。可用7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和紅蜘蛛危害,發生時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產后處理】盆栽香石竹是20世紀90年代的新產品、新品種。目前僅有美國、荷蘭、日本等國生產,由于種源缺少,生長周期需150天,生產量不大,在國際市場仍供不應求。我國僅處于引種和試種階段。盆栽香石竹點綴居室、窗臺、陽臺,具有新鮮感和時代感。用它擺放賓館、商廈、車站等公共場所,更顯絢麗、明亮,惹人注目、贊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