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癥狀:各種感病植物的癥狀大致相似。病害主要發生在苗木近地面的莖基部。初發生時,病部賓皮層變褐,逐漸向周圍發展,并在病部產生白色絹絲狀的菌絲,菌絲作扇開擴展,蔓延至附近的土表上,以后在病苗在基部表面或土表的菌絲層上形成油菜籽狀的茶褐色菌核。苗木受病后,莖基部及根部皮層腐爛,植株的水分和養分的輸送被陰斷,葉片變黃枯萎,全株枯死。
病原:SclerotiumrolfsiiSacc.(齊整小核菌)。齊整小核菌屬半衙菌亞門、絲孢綱、無孢目。此菌不產生無性孢子,也很少產生有性孢子,菌絲初為白色,后稍帶褐色,直徑3~9微米,后期菌絲可密集在一起,形成油菜籽狀菌核。
傳染途徑:病菌一般以成熟菌核在土壤、被害雜草或病株殘體上越冬。通過雨水進行傳播。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4~5年。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菌核萌發產生菌絲,侵入植物體。在長江流域,病害一般在6月上旬開始發生,7-8月是病害盛發期,9月以后基本停止發生。在18~28℃和高濕的條件下,從菌核萌發至高無上新菌核再形成僅需8~9天,菌核從形成到成熟約需9天。
發病條件:病菌喜高溫多濕,生長最適溫度為30~35℃和高于40℃則停止發展。土壤PH5~7適于病害發生,在堿性土壤中發病很少。土壤腐殖質豐富,含氮量高,土壤粘重以及比較偏酸的園地,發病率高。
防治方法:
1、為了預防苗期發病,可有70%五氯硝基苯粉劑處理土壤,每67平方米地用250克,加干細土5公斤,混和均勻后,撒在播種或扦插溝內,然后進行播種或扦插。
2、發病初期,在苗圃內可撒施70%五氯硝基苯粉劑于土面,每67平方米地亦用250克,施藥后松土,使藥粉均勻混入土中;亦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硫酸銅液,或萎銹靈10ppm,或氧化萎銹靈25ppm,澆灌苗根部,可控制病害的蔓延。
3、春秋天扒土晾根樹體地上部分出現癥狀后,將樹干基部主根附近土扒開晾曬,可抑制病害的發展。晾根時間從早春3月開始到秋天落葉為止均可進行,雨季來臨前可填平樹穴防發生不良影響。晾根時還應注意在穴的四周筑土埂,以防水流入穴內。
4、選用無病苗木調運苗木時,嚴格進行檢查,剔除病苗,并對健苗進行消毒處理。消毒藥劑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800~1000倍液,2%的石灰水,0.5%硫酸銅液浸10~30分鐘,然后栽植。也可在45℃溫水中,浸20~30分鐘,以殺死根部病菌.
5、病樹治療根據樹體地上部分的癥狀確定根部有病后,扒開樹干基部的土壤尋找發病部位,確診是白絹病后,用刀將根頸部病斑徹底刮除,并用抗菌劑401的50倍液或1%硫酸液消毒傷口,再外涂波爾多漿等保護劑,然后覆蓋新土。
6、挖隔離溝在病株我圍,挖隔離溝,封鎖病區。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