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栽培管理(zhaipeiguanli)
中國牡丹具有廣泛的生態適應性,因此栽培容易,管理簡便。但為使其株叢繁茂,花大色艷,還必須強調注意以下幾點。
⒈、選擇品種種苗和用地(shuanmiaoheyongdi)
中國牡丹屬溫帶植物,性喜涼惡熱,宜燥懼濕,喜陽略耐半陰,并具發達的肉質深根,因此“適花”選地,對以后栽培管理的難易或成敗都十分重要。故選擇地勢高燥、寬敞通風并有側方遮蔭以及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之地,是栽培中國牡丹首選的最佳用地,而最忌選用生土、粘土、鹽堿土以及澇洼之地。另外,已栽植過牡丹的重要茬地應輪作1年-2年后再行種植.
2、適時栽植(shishizhaizhi)
秋季是栽植牡丹的最佳時期。俗語有“春分栽牡丹,到老不開花”的說法理。
具體栽植時期以9月中旬到10下旬為宜。在此時期內又以早栽為好,早栽地溫尚高,可促使分株苗早發新根,有利于成活、越冬及翌年的生長。
栽植方法,通常與分株繁殖同時進行。無論穴栽、溝栽或盆栽,均應使栽植空音寬大深長。底部混入腐熟基肥后,使根系均勻分布,自然舒展,不可卷曲在一起。栽植深度應使根頸與土面平齊或稍低為宜,不可過深或過淺。封土時應分層填土,層層踏實,然后澆澆水,培土越冬。
⒊、應當適時適量澆水施肥(shishishiliangjiaoshuishifei)
澆水要以既保持土壤濕潤,又不可過濕,更不能積水為原則。一般初栽之苗要澆透水,入冬之前要澆透水,其它則可因地因花酌情澆水。
中國牡丹性喜肥,適時適量施肥不僅能促使開花繁茂,花大色艷,花型豐滿,而且還可防止或減弱某些品種開花“大小年”以及花型退化、重瓣性降低等現象。
⒋、合理整形修剪(helixiujian)
應當及時除去繁枝贅芽、枯枝、病蟲枝,維持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的動態平衡,保持植株有均衡適量的枝條和美觀的株形,使其通風透光,養分集中,才能生長旺盛,開花繁茂一致。主要措施包括如下幾項:
⑴選留枝干
牡丹定植后,第一年任其生長,可在根頸外萌發出許多新芽(俗稱土芽);第二年春天時,待新芽長至10cm左右時,可從中挑選幾個生長健壯、充實、分布均勻者保留下來,作為主要枝干(俗稱定股),余者全部除掉。以后每年或隔年斷續選留1-2個新芽作為枝干培養,以使株叢逐年擴大和豐滿。
⑵酌情利用新芽
為使牡丹花大艷麗,常結合修剪進行疏芽、抹芽工作,使每枝上保留1個芽,余芽除掉,并將老枝干上發出的不定芽全部清除,以使養分集中,開花碩大。每枝上所保留的芽應以充實健壯為佳。有些品種生長勢強,發枝力強且成花率高,每枝上常有1-2個甚或3個芽均可萌發成枝并正常開花,對于這些品種每枝上可適當多留些芽,以便增加著花量和適當延長花期;而某些長勢弱、發枝力弱并且成花率低的品種則應堅持1枝留1芽的修剪措施。
⒌、病蟲害的防治(bingchonghaidifangzhi)
其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方法以如下:
⑴牡丹灰霉病
灰霉病是世界上牡丹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國也時有發生,上海、鄭州等地較嚴重。該病在牡丹的生長季節均可發生,對幼嫩植株危害嚴重,引起幼苗的倒伏、枯萎。
防治:
①減少侵染來源:秋季清除病株的枯枝落葉,春季發病時摘除病芽、病葉,對病殘體進行深埋處理。
②生長季節化學防治:生長季節一旦發病可采用下列藥劑進行噴霧防治:1%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氯硝胺1000倍液。每隔10天-15天噴1次,連續噴2次-3次。
③加強栽培管理:栽植密度要適度;雨后及時排水,株叢基部不要培濕土;重病區要實行輪作;栽植無病種苗,苗木可用65%代森鋅300倍液浸泡10-15分鐘。
⑵牡丹褐斑病
褐斑病又叫紅斑病,是牡丹常發生的世界性病害。常引起葉片早枯,影響牡丹的生長勢。
防治:
①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除地上的病殘體;早春植株萌動前噴50%多菌靈600倍液或3度的石硫合劑,殺滅植株上的病菌。
②生長季節的化學防治中:發病后噴50%多菌靈10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600倍液,7天-10天噴1次,連續噴3次-4次。
③加強栽培管理:栽植密度適度,施有機肥及復合肥。
⑶牡丹炭疽病
炭疽病是我國牡丹常見的病害,北京、南京、上海、無錫、鄭州、西安等地發病較生。美國、日本等國也有報道。炭疽病常使牡丹葉懲枯斑連片,病莖扭曲,幼嫩枝條枯死。
防治:
①減少侵染來源,方法同牡丹褐斑病。
②生長季節的化學防治:發病初期(5月-6月)噴70%炭疽福美500倍液,或1%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10天-15天1次,共噴2次-3次。
⑷牡丹輪斑病
輪斑病又名白星病,也是牡丹常見的一種葉斑病,長沙、鄭州、貴陽、北京等地發病較重。
防治:
①減少侵染來源:及時清除病株落葉,植株萌動前噴灑3度石硫合劑,殺滅牡丹植株上的病菌。
②生長期化學防治:噴1%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發病后連續噴2次-3次(每天10天-15天1次)。
③加強栽培管理:種植密度合適,通風透光好。
⑸牡丹葉枯病
該病在我國發生較普遍,成都、北京等地發病嚴重,引起牡丹早落葉。前蘇聯、日本等國也有報道。
⑹牡丹枝枯病
牡丹枝枯病侵染牡丹的莖干、枝條等部位。莖干上發病為淺褐色病斑,逐漸擴展為紅褐色橢圓形病斑。病斑可繞莖干一周,使病斑以上的枝干迅速死亡。秋季,病斑上出現黑色小點粒,即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芽受侵染變為褐色,枯死芽能長期殘留在植株上。該病由真菌引起。
發病條件:病原菌主要從傷口侵入。傷口多、植株生長衰弱有利于病害發生。
防治:
①加強栽培管理,增強生長勢,減少傷口,提高抗病性。
②化學防治:參看牡丹褐斑病。
⑺牡丹根結線蟲病
牡丹根結線蟲病發生較普遍,國內外均有報道。近10余年來,根結線蟲病成為我國牡丹根系的最重要病害,引起早落葉。發病重時,牡丹葉片8月份全部落光。連年發生,植株上長矮化、葉小、花小或不開花。該病在我國河南、山東、北京、江蘇等省市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
防治:
①加強檢疫,防止疫區擴大。引種工作中發現病苗必須處理:用0.1%甲荃異柳磷浸泡30分鐘,或在48℃-49℃的溫水中浸泡30分鐘。
②田間化學防治:15%的涕滅威顆粒劑穴施,每株5g-10g,穴深10cm左右。5月初用藥(北京),1年1次。
③病上處理:用熱力或農藥消毒。常用農藥有溴烷、涕滅威、克線磷等。土壤也可用干燥、高溫消毒,如盆土干燥30天(含水量達0.17%)后沒有線蟲存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