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咬毛是梅花鹿常見的病癥,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冬春兩季較為普遍,妊娠母鹿和育成鹿群尤其嚴重。咬毛不僅能破壞鹿的被毛和皮膚,影響鹿群的完美和觀賞性,而且危害鹿群健康,甚至造成鹿只死亡。咬毛癥發生與否和發病輕重,標志鹿場的飼養管理水平和鹿群的健康狀況。因此,討論本病的發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對促進我國鹿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根據多年來養鹿經驗,結合部分養鹿同行的觀點,談談梅花鹿咬毛癥,謹供養鹿同行們參考。
1營養缺乏咬毛
由于飼料喂量不足,飼料品種單一、品質低劣,常年缺乏青綠飼料,飼料毒變、酸敗、污染,飼料加工調制方法不當,日糧配制不合理等原因,致使鹿的飼
料或日糧缺乏某種或某些營養成分,如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特別是食鹽、磷、鈣、Vc、VE缺乏或比例失調,則引發鹿的咬毛癥。
患本病的鹿群表現為:營養不良,被毛蓬亂焦脆、無光澤、易脫落;同時,往往伴發吃鹿糞、喝污水、啃食鹿毛等嗜異癥。由于營養不良,則造成公鹿產茸量下降,母鹿繁殖率降低,育成鹿發育緩慢,給養鹿生產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
預防營養性咬毛的辦法,首先應把好飼料質量關,盡力做到飼料品種多樣化,粗飼料應多給豆科牧草,精飼料要保證蛋白質的數量,礦物補充飼料,應注意磷、鈣含量和比例,氟的含量不得超標(0.18%).在盡力做到飼料品種多樣化的同時,應特別注重飼料品質,要力求飼料新鮮,絕對不喂發霉、酸敗、污染的飼料.其次,要改進飼料調制方法,通過合理的調制,不僅可提高飼料的可食性、適口性和采食量,而且可避免或減少營養成分的破壞或流失。近年來,有些鹿場把粗飼料打成草粉,經短時間發酵軟化,或者制成粗精混合顆粒料飼喂效果好。大豆或生壓的豆粕應經高溫處理方可飼喂,大豆也可磨成豆漿煮熟拌料飼喂;維生素飼料或添加劑要避開高溫,喂前加入日糧中,不能長時間混在熱料中。合理配制日糧是技術性較高的工作,也是預防營養性咬毛的根本措施。科學的配制日糧,應根據飼料的營養成分含量和鹿群不同生產時期的營養需要,使日糧中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幾大營養要素的總量和比例達到預定的指標。
總之,通過提高飼料的品質,改善飼料調制方法,合理配制日糧,精心飼養等綜合措施是完全可以預防營養性咬毛癥的發生。
2管理不善咬毛
鹿舍運動面積不足,鹿只密度過大,彼此容易接觸;食槽短窄,采食擁擠;重新組合鹿群,鹿有欺生排外本能;環境變化,外界刺激等因素均可誘發鹿只咬毛行為,此種行為往往具有感染性。預防辦法就是針對管理上的問題,相應加以解決。
3惡癖鹿咬毛
鹿群中往往出現個別的惡癖鹿,咬其他鹿身上的毛,咬下后或丟掉或吃下去,這種鹿數量雖很少,甚至一群中只有一個,天長日久咬下去,慢慢就會把整群鹿咬得體無完膚不成樣子.解決的辦法就是清除這個害群之鹿,因為惡癬鹿不咬自己,其自身被毛比較完好,很容易就被確認出來清理出去。
4患有皮膚病的鹿咬毛
有的鹿皮膚寄生有霉菌或生有螨蟲或毛虱,由于寄生物的活動或毒物刺激,致使患鹿皮膚騷癢,因此引發患鹿啃咬自身,被啃咬的部位則是患部和本身能咬到的地方,多半臀部和體側被鹿咬得精光,而頸部卻完好無損。防治的方法就是把鹿麻醉倒,在患部涂擦相應的藥品即可。
5受欺鹿被咬毛
在鹿群中常常有個別鹿只,往往是妊娠母鹿,或因其年老體弱,或因其有病,或因身上有異味,常常被其他鹿迫咬,久而久之把該鹿被毛咬掉很多,甚至咬破皮膚,流血化膿,造成死亡。產生此種現象的原因尚不清楚,解決的辦法就是把受欺鹿提出,放在仔鹿群或單獨飼養。
綜上所述,梅花鹿咬毛癥流行甚廣,危害較大,有礙養鹿業的健康發展,其中營養性咬毛極為普遍,應從提高飼料品質、改善飼料調制方法、合理配制日糧、加強飼養管理等方面加以解決。其它原因的咬毛,則可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防治、解決,以減少咬毛現象的發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