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梅花為薔薇科落葉小喬木,是我國傳統的盆景材料。以梅樹老根樁制成的盆景,具有形態美、色彩美和風韻美,色、香、形均佳。
一、樁景的制作及式樣
挖掘梅樹老根樁,以春季和梅雨季節最好,挖時截斷主根,多留側根,將老干進行修剪整形,露地栽培或栽在大花盆中,進行“養坯”。待其根系發育,萌發新枝時,再通過攀扎和修枝造型,制成各種式樣的梅花盆景。我國各流派盆景中,有許多傳統的梅花盆景式樣,常見的有:
1.游龍式。為徽派盆景的傳統樣式,即主干從基部到頂部盤曲成S形數彎,如游龍狀。
2.三臺式。也是徽派的傳統式樣,即主干成2―3個彎曲,上部枝葉分為3層片,高低交錯,層次分明,每層片做成水平饅頭狀,端莊平穩。
3.劈干式。為蘇派盆景傳統式樣,即將粗大的梅樁莖干劈開,去除部分木質部,并進行雕鑿加工,以表現“枯木逢春”的姿態。
4.疙瘩式。為揚派盆景的傳統式樣,即在梅花枝莖幼小時,將主莖打一個結或繞一個圓圈,日久便形成疙瘩狀,顯得蒼古奇特。
5.順風式。為揚派的傳統式樣,即將梅花的全部枝條攀扎向同一個方向,猶如順風吹拂的姿態。
6.垂枝式。也為揚派的傳統式樣,即將盆口以上小枝攀扎成與盆口平行的圓圈,中間主枝再向上攀扎成圓環,形如花籃狀。
二、日常養護管理
梅花盆景宜放在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地方。平時要注意保持盆土濕潤,不干不澆,防止盆中積水。5―6月份,即花芽分化形成期,要進行“扣水”,讓盆土干到老葉微卷、新梢萎縮時再澆水,如此反復數次,將新枝生長點破壞,使其停止伸長,以增加花芽的發育,此后再恢復正常的澆水。施肥應注意季節和生長發育期,一般在翻盆時,在盆底放置骨粉和腐熟的豆餅屑做基肥,5月中、下旬花芽形成前施1―2次餅肥水做追肥,8月上旬再施1―2次,入秋后還可繼續施肥2―3次,冬季放入溫室內,可提早到春節時開花。梅樁盆景的修剪很重要,因梅花是在當年生的枝條上形成花芽,故每年開花后,應將老枝截短,僅留3―4個芽,并注意使芽向外側生長,才能在次年早春開花繁密。修剪還可結合整形,對于影響樹形美觀的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徒長枝以及病弱枝,均應剪去。結合翻盆,要剪去枯根,剪短過長的老根,并換去1/2舊土,壅以肥沃培養土,以利生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