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玫瑰是薔薇科薔薇屬落葉小灌木,花色艷麗,含苞待放時剪下,插在花瓶中水養,姿態十分幽雅美麗。棚室栽培玫瑰,市場前景很好。
一、立地條件選擇。玫瑰適應性強,喜陽光,也能耐半蔭,生長適溫為15-25℃。大棚栽培田塊應選擇在陽光充足,地勢高燥,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團粒結構良好的微酸性田塊。栽種在背蔭、冷浸田塊的玫瑰,生長不良,枝葉瘦弱,花蕾很少,花朵也小,香氣淡;若地點低洼,地下水位高,加上排水不良,往往引起爛根、落葉,甚至成片死亡。玫瑰雖然對土壤養分要求不嚴格,但是栽種在土層淺、肥力差、土壤容易板結的地方,則根系發育受阻,枝葉瘦黃,花少味淡。
二、整地和調酸。整地包括翻耕、地面整理、犁耙平整及除去雜草、雜物等。整地在秋季進行,土壤的pH值要求為5.5-6.5,忌板結和粘重土壤,如果土質偏酸或偏堿,則需要調酸,生產上采用2分紅土加1分腐葉土(也可用泥碳土)拌合調整酸堿度。移栽前需要整地理墑,為方便施肥、除草,種植玫瑰花卉的墑面的寬為1.2米,以南北向開墑種植為好。
三、選用良種。良種是玫瑰商品化生產的重要基礎,品種對路、優質、高產、高效,是搞好玫瑰生產的目的。重瓣紫紅玫瑰是目前我國玫瑰花的主要栽培品種,各地可以根據當地的情行選擇適宜的品種。
四、種苗繁殖。玫瑰主要采用扦插、壓條、嫁接等無性繁殖培育苗木,玫瑰扦插最好在溫室內進行營養袋育苗,若采用噴霧裝置成活率更高。扦插基質用腐葉土或泥碳土加河沙加過磷酸鈣,按5:3:0.5的比例混合后使用,沙土要求無菌,將基質裝進扦插袋,依次排放在扦插棚內備用。
插穗應選用一年生的無病無蟲枝條,花前帶蕾的嫩枝或花后帶花充實的硬枝,嫩枝5-8月,硬枝9-10月扦插為好。插穗上端在距腋芽1厘米處剪平,中間留2-3個葉芽,下端距葉芽1厘米處剪成45度角的斜面,插穗長10-12厘米。插穗隨剪隨用,同時采用生根粉加速生根,扦插于營養袋內,扦插深度為插穗的1/3,澆透底水即可。以后保持空氣濕度90%以上,棚溫25℃左右,30天后便可生根長芽,玫瑰扦插成活后結合噴水用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噴灑1-2次。移栽前30天選擇晴天中午揭膜煉苗。
五、栽植。營養袋培育的扦插苗移栽十分方便,3月初大田墑面整理后,南北向開好溝,溝深30厘米,寬20厘米,剝掉外包的營養膜帶土移植即可。玫瑰栽植的株行距以20厘米×30-40厘米為宜,栽植前要求在種植溝內施入腐熟農肥細糞作底肥,約10厘米厚,肥后蓋一層土,將植株放植中央,四周填土壓實,澆足底水。
六、環境管理。玫瑰生長期的最適溫度白天為20-35℃,夜間為12-15℃。當夏季棚溫超過30℃時生長受抑制,花芽不再分化,長時間高溫會死苗;當冬季棚溫過低(15℃以下),即進入休眠期,停止生長。所以,要注意玫瑰的保溫措施,避免受害而影響生長。
玫瑰耐旱,但怕澇,積水時間稍長,下部葉片即黃落,嚴重時植株會死亡,因此不要將玫瑰種植在低洼潮濕的田塊,以防水澇。
追肥原則要有機肥為主,磷鉀配合,少量勤施。追肥時間以早春發芽期追催芽肥,5月孕蕾期追催花肥,開花期追盛花肥為重點,間隔10天左右畝追1次清糞水加復合肥20-25千克。切花采收后在植株四周開溝填腐熟有機農肥,入冬后澆足水,同時剪除枯枝、病枝、交叉枝,施肥要及時,玫瑰生育期需要大量有機肥料,這是因為玫瑰大約相隔45天就要重復一次抽枝、長芽、開花和生長發育過程。因此消耗的養分量很大,需要不斷供給各種養分,才能保證這種過程反復的正常進行,生長旺盛期通常每周施肥1次,孕蕾開花期增施1次速效磷肥和鉀肥。
七、修剪技術。修剪是玫瑰生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環節。由于玫瑰花是在當年生的新枝條上開花,要使玫瑰保持植株生長旺盛,經常開出更多更好的花朵,就需要不斷修剪,剪除部分老枝,促發新芽。玫瑰修剪分為花期修剪和休眠期修剪。花期修剪要結合切花采收進行,即第一批花開后,在花枝基部以上10-15厘米處短截,第二次開花則花多質好。休眠期修剪在早春發芽前每株留4-5個枝條,距地面40-50厘米處短截,每枝留1-2個側枝,每個側枝留兩個芽短截,注意剔除枯枝、病枝。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