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白絹病(Southermblight、Whitemold、Whitesilk)
病原菌:SclerotiumrolfsiiSacc.
蘭花白絹病由真菌Sclerotiumrolfsii所引起,可對蘭花造成嚴重損失,高溫潮濕時病害發生嚴重。
病征:此病菌生長適溫為28-32℃,在高溫、多濕的環境下最容易發生,可以感染根及葉片,造成根腐及葉片軟腐,常在聚盆苗或幼苗上發生。感染后期在根莖基部與植材相接處,出現白絹病特有的白色菌絲及白色(初期)、淡褐色及褐色(后期)的菌核顆粒,此乃病菌的殘存組織,菌核是本菌的重要傳染源。當病菌侵入莖基部及根組織內時,葉片稍加用力即脫落。本病害發生于春作末期或秋作初期,性喜高溫多濕之氣候,于高溫時發病嚴重。
本病病菌發生于多種蘭花植物,如洋蘭、東亞蘭、報歲蘭、四季蘭、拖鞋蘭、春秋石斛蘭、文心蘭、蝴蝶蘭、寒蘭及一葉蘭等。遇環境適合時可侵害寄主之任何部位,如球莖、根、莖及與介質接觸之葉部等。因寄主種類、年齡、生理狀況及侵入部位之不同而病征稍異,最常見病征為為害根部、偽球莖及分生芽未展開幼嫩組織(如圖)植株近地際部附近組織出現水漬狀病斑,后呈不同程度之褐色到黑褐色壞疽,隨后長出白色絹狀菌絲,植物失去生氣,地上部萎凋黃化,葉片干枯卷曲死亡,濕度高時,檢視受害部位,病部常覆蓋白色絹狀菌絲,附近介質亦出現白色菌絲及菌核,其后菌絲崩解消失,僅余菌核,地下部莖或根系周圍可見白色菌絲束纏繞。幼嫩組織發病時造成之軟化腐敗與疫病、軟腐病等類似。老組織發病時或環境改變不宜病勢發展時,僅出現壞疽斑,生育不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