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蘭花雅稱幽蘭,俗名蘭草為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總的分布為附生蘭和地生蘭兩大類。
附生蘭大都生長在熱帶雨林樹干或巖石上,從林中雨水和露水及動植物的殘落物中吸取營養,廣泛分布在印度、東南亞、太平洋諸島,常見栽培的種類有卡特蘭、萬帶蘭、蝴蝶蘭、石斛、虎頭蘭等。這類蘭花姿容艷麗但無香氣,性喜高溫多濕、氣生,需特制植料,通常在設施園藝溫室培植。地生蘭多產于溫帶,和一般草本花卉一樣生長在土壤中,可在適生環境用培養土栽培。
地生蘭為我國主產的傳統名蘭,也稱國蘭,姿容秀雅,幽香清遠,素質高潔,久譽為花中君子。國蘭栽培歷史悠久,始于宋、興于明,至清代進入全勝。世代相沿,廣為大眾喜聞樂見。長久以來逐漸形成了鑒賞品評的標準的共識,并推出一系列公認的優良名貴品種。對國蘭的儀態品貌的傳統審美觀念是從花的色、肩、捧、舌諸方面鑒賞。
色國蘭的花色樸素淡雅;江浙地區的名貴蘭蕙傳統以綠色為佳,尤以嫩綠為上,老綠次之,黃綠、赤綠再次。
肩蘭花為不整齊花,共6瓣。蘭花的外三瓣為萼片,中央豎直的一瓣稱主瓣,左右橫向排列的兩瓣稱副瓣。所謂“肩”是指副瓣著生姿態,左右兩副瓣呈水平伸展的稱“一字肩”屬上品;兩副瓣稍下垂,與主瓣呈三角形稱大落肩,屬劣品;如兩副瓣微向上揚,稱“飛肩”,屬貴品。
捧蘭花的內三瓣是花瓣,中間向外豎直靠攏的二片短瓣為捧瓣,要求“光潔”。以形似蠶蛾雙翅的蠶蛾捧為上品,如春蘭中的“綠英”,蕙蘭中的“大一品”等。其次為觀音捧,形似觀世音菩薩帽前沿兜形,如春蘭中的“龍字”,蕙蘭中的“老染字”等,其它各樣捧均屬下品。舌即唇瓣,位于柱蕊捧的下方,舌總以短圓端正為上品,如尖、狹或歪都屬劣品。舌的顏色多不相同,有紅紫斑點的稱為葷瓣,白色無斑點的稱為素瓣,以素瓣為名貴。其它的還有苔、鼻、梗等品種特征,則屬專業人員評蘭花的次要條件了。蘭花莖膨大多節,稱假鱗莖或根狀莖,俗稱蘆頭。蘭花的葉以短、寬、柔、垂為好。葉的形態特別是花莖上的變態葉(苞片)的顏色與紋理是識別品種的依據。花被分花萼與花瓣。萼片的生長姿容和紋理色澤,在蘭花的品評上居首要地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