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萬壽菊又名臭芙蓉、蜂窩菊、金盞菊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60~100厘米,莖直立、粗壯、有分枝,葉對生,頭狀花序單生,花直徑5~10厘米,分枝成花率強。春季萬壽菊生長勢強,喜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高溫酷暑,對土壤要求不嚴,耐移栽。其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一、播前準備
1.選地
選擇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土壤鹽堿較輕,pH值在6.5~8之間;前茬以麥類、甜菜、籽瓜、棉花為宜,忌茄科作物,以避免病菌的交叉侵染。結合秋翻,每667平方米施入優質有機肥2~4噸、磷酸二銨20千克、尿素10千克。
2.土地處理
為抓好一播全苗,在土壤化凍深度達到30厘米時,采取淺翻,一般在3月中旬犁地25~28厘米深,將表層的鹽堿翻到下層,然后進行對角處理,達到“齊、平、松、碎、墑、凈”的六字標準,為機械開溝鋪膜或平鋪打下基礎。
3.種子處理
播種前將種子在溫水(35~40℃)中浸泡3~4小時,然后撈出用清水濾一遍,控干水即可播種。為防苗期病害,可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錳鋅等任一種藥劑拌種。
4.播種
在氣溫許可范圍內盡量早播,適當早播能充分發揮地膜覆蓋的增溫保墑作用。當10厘米土溫穩定通過12℃以上時播種,本地區一般在3月20日開始播種。采用開溝種植,行距60+75厘米,株距27厘米;平鋪膜下滴灌采取大行110厘米、小行25厘米、株距27厘米的配置,每667平方米保苗3600株。開溝時每667平方米施二銨15千克、三料磷肥15千克作為基肥。
二、田間管理
1.查苗補種
播后要進行田間檢查,適時灌補墑水,使出苗均勻一致;對缺行斷壟處及時補種,確保全苗。
2.間定苗
要求2片真葉時間苗,4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單株,缺苗處可留雙株。
3.中耕除草
中耕應早、深、勤,加強中耕,不僅有利于提高地溫,促根系下扎,還能使土壤疏松,促壯苗早發。全生育期中耕3~4次,第1次中耕在出苗期,以后每10~15天中耕1次。
4.打頂
在菊花苗長到20厘米左右時,及時摘頂心,以促進側枝發育,并及時做好高培土工作,以防菊花后期倒伏。
5.肥水管理
萬壽菊對氮肥較敏感,施用氮肥易造成旺長趨勢,在生產中一般采取“一炮轟”的方式,在開溝或鋪膜前處理地時,一次性將二銨與三料作為基肥施入,原則上中后期不追肥。在采花期間,為增加單花重,要求做到采1遍花澆1遍水,采兩次花葉面施肥1次,確保植株后期不脫肥。
三、病蟲害防治
萬壽菊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蟲害主要有小地老虎、紅蜘蛛。我團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對種子進行藥劑拌種,同時加強田管,提高化學防治質量,避免藥劑的重復使用。化學防治藥劑主要使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甲霜靈等。萬壽菊苗期地老虎危害嚴重,針對其晝伏夜出的習性,于傍晚前用直噴頭將菊酯類農藥噴施在苗基部,避免根莖被啃食。防治紅蜘蛛采用克螨清或敵敵畏、樂果交叉噴施,噴藥時將藥液從下部向上部噴施,使葉背面受藥,連續2~3次,每次間隔不超過3天。
四、采摘
一般7月15日開始采收,在花瓣完全展開、花心未完全開放達到八、九成熟時采摘為宜,每5~7天采摘1次,采摘后及時澆水和葉面追肥,促進下批花的形成。采摘時應注意下雨天不采,花帶露水時不采。采摘后及時交售,以防腐爛發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