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名稱:菊花葉。
別名:菊花葉(潮汕)、四季菊(揭陽)、野菊花葉(汕頭)。
形態:本品為菊科菊屬菊的白花者。人工栽培。多年生宿根草本。莖直立,帶木質,多分枝。葉大小不一,互生,葉片卵形網狀分裂,裂片有缺刻和鋸齒。秋冬開花,頭狀花序,有大有小,外周為雌性舌狀花,中央為兩性筒狀花。因栽焙歷史悠久,花序大小顏色形狀變態極多,在末開花時很難借莖葉察知花色,故自菊花葉在未開花前多憑栽培識別。
性味:昧甘苦,性寒,無毒。
效能:內服疏風清熱涼血解毒;外用拔毒退腫。入肝肺經
主治:感冒頭痛,風熱赤眼,眼目昏花,腮腺炎,跌傷不省人事;外治療瘡,皮膚瘡疸腫毒。
臨床運用:
1.治疔腫:菊葉一握(冬用其根),搗汁服一升。(《綱目拾遺》)
2.治疔毒,及一切無名腫毒:白菊花葉連板,捶取自然汁一茶盅,滾酒調服;用酒煮服亦可,主用更妙。病重宜多服。渣敷患處,留頭不敷,蓋被睡臥出汗。(《壽世良方》菊花飲)
3.洽紅絲疔:白菊花葉(無白者,別菊亦可,冬月無葉,取根),加雄黃錢許,蜒蚰二條,共搗極爛,從頭敷至絲盡處為止,用絹條裹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