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5、菜青蟲
分布在全國各地,危害一串紅、大麗花、菊花等。
(1)危害特點:幼蟲啃食葉片。二齡前只能啃食葉肉,留下一層透明的表皮;三齡后可蠶食整個葉片,輕則蟲口累累,重則僅剩葉脈,影響植株生長發育,降低觀賞價值。
(2)形態特征:幼蟲體青綠色,背線淡黃色,腹面綠白色,體表密布細小黑色毛瘤,沿氣門線有黃斑,共5齡。
(3)生活習性:各地發生代數、歷期不同。但各地均以蛹在附近的墻壁屋檐下或籬笆、樹干、雜草殘株等處越冬,一般選區在背陰的一面。第二年4月初開始陸續羽化,以晴暖的中午活動最盛。卵散產,多產于葉背,平均每條雌蟲產卵120粒左右,發育歷期4~8天;幼蟲的發育起點溫度6℃,發育歷期11~22天;蛹的發育起點溫度7℃,發育歷期5~16天;成蟲壽命5天左右。菜青蟲發育的最適溫度20℃~25℃,相對濕度76%左右。
(4)防治方法:A.生物防治:可采用細菌殺蟲劑,如國產B.t.乳劑或青蟲菌6號液劑,通常采用500~800倍液。B.化學防治:幼蟲發生季節及時噴藥,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0%滅掃利乳油2000倍液等。
6、潛葉蛾
(1)危害特點:幼蟲潛入葉內組織串食,被害部分表皮變白,嚴重時整個葉片都被潛食,引起落葉。最初蟲道似螺旋狀,后呈彎曲的線形,俗稱“鬼畫弧”。幼蟲老熟后將表皮咬一半月形孔,爬出吐絲下垂,在下部葉片背面做繭。越冬代幼蟲9~10月份化蛹,11月份幼蟲陸續羽化越冬。
(2)形態特征:A.卵:圓球形,乳白色,直徑約0.5mm。B.幼蟲:老熟時體長約6mm,扁平,頭小,淡褐色。體淺綠色。
(3)防治方法:成蟲盛發期和幼蟲初孵化期,噴藥防治,可選用20%滅掃利2000倍液,或50%殺螟松1000倍液;當幼蟲潛入葉肉后,可用斑潛兼殺,或斑潛皇,或潛龍各500~800倍液噴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