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高溫、高濕的情況下,鳳仙花莖基部有時會出現水漬狀黃褐色至紅褐色腐爛,病部分布著明顯的白色絹狀絲,并有油菜籽大小、白色至棕褐色的菌核,發生這種現象說明鳳仙花得了白絹病。受自絹病侵染的植株常突然枯死。
鳳仙花白絹病的病原是小核菌屬的一種。這種病菌的菌核能在土壤中長期存活,只要條件適合,就可萌發出菌絲侵染植株根部、根頸部,引起根和莖基的腐爛。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植株密集、通風不良等,都易引發鳳仙花白絹病。所以一般6月上、中旬開始發病,7~8月份氣溫上升至30~32℃時,白絹病發生嚴重。
防治鳳仙花白絹病的措施:一是要加強栽培管理措施,注意排水,清除雜草,保持適當的株行距,同時要合理增施有機肥料,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二是對于發病嚴重的圍地,可與禾本科植物輪作,間隔年限在4年以上。三是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燒掉,并對病土消毒。土壤消毒可以選用土重0.2%的五氯硝基苯粉劑,與上充分拌和均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