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高山杜鵑為杜鵑花科高山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自然生長狀態下樹高約3米,生長在海拔2500至4000米山地陰坡的冷杉林中或林緣草坡上。葉簇生枝頂,葉面無毛,葉背被赤黃色密綿毛。花頂生,總狀傘形花序,花冠鐘狀,有白、粉、紅等色,一個花苞中有十幾朵小花,呈球形開放,色澤鮮艷,花期4至5月。植株豐滿,葉大,花美觀獨特。
高山杜鵑現多用于盆栽觀賞,其喜冷涼、濕度大的環境,由于樹冠大,需水量也大。根系發達,為淺根性樹種,栽培基質宜疏松,含豐富腐殖質,土壤團粒結構良好,pH值在5.5至6.5之間,用泥質瓦盆栽植最好。高山杜鵑不耐高溫,超過35℃生長不良,但可耐-10℃嚴寒,在上海、無錫、蘇州等江南地區能安全越冬。
高山杜鵑在江南地區盆栽管理主要是處理好安全越夏問題。春、秋、冬三季,高山杜鵑生長很茂盛,管理也比較粗放。花謝之后,把殘花摘掉,移入陰棚養護,遮陰度為60%。花謝后進入生長期,施腐熟的菜籽餅肥,每周葉面施肥一次。6月中旬梅雨季節,要注意病害的發生,尤其是雨季一過進入高溫季節,此時對高山杜鵑的生長很不利,常易發生莖腐病。癥狀是樹皮呈褐色,由枝頂處向下逐步蔓延,直至整枝、整株壞死,輸導組織被切斷,自上而下枝葉萎蔫失水,全株死亡。這種病是由高溫高濕引起,死亡率十分高,并且一旦染病難以治愈。預防該病可從5月開始,用托布津500至600倍液,每隔3至5天噴灑一次,也可結合葉面施肥時進行。另外,要及時清除枯枝殘葉,保持場地通風,增施鉀肥,提高抗病能力。七八月是高山杜鵑生長最關鍵的時期,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建議遮二層網,陰棚周圍的場地一天至少噴3次水。要及時檢查是否有染病植株,一旦發現,必須立即剪除、燒毀,必要時可在樹枝上直接涂抹托布津。9月,應按時去掉第二層網,使高山杜鵑能得到適量的光照。冬季移到向陽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