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杜鵑黃化病屬生理性病害,但黃化病的形成,原因復雜,如肓目防治,往往徒勞無益,故必須仔細進行觀察,確定病情,找出病因,然后對癥下藥,方能奏效。茲就杜鵑黃化病的各種癥狀、病因及有效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一、缺鐵。
1、土壤缺鐵:葉綠素的形成,需要鐵、氮等元素,而土壤缺鐵造成黃化病的現象經常出現,因此補充土壤中的鐵元素至關重要,可用硫酸亞鐵粉末勻撒入盆土表面,直徑30厘米盆可用1.5克,依此類推,然后噴大水使溶解水中,也可溶入水中澆灌,濃度為1%,或加硫酸鋅、硼砂等也可,直至恢復。樹干較粗大的植株也可用0.75%硫酸亞鐵緩緩注入樹干中,加以防治。
2、土壤或水偏堿,pH值增大時,嚴重影響根系對氮和鐵的吸收,葉片自下而上逐漸黃化脫落,應首先用食醋中和水的堿性,使pH值降至5-6間,再行澆灌。土壤可用1、2項所述辦法改造或更換盆土,嚴重時可在硫酸亞鐵溶液中增加0.3%的檸檬酸,攪勻施用,以增加粘著持久效果。
二、選好栽培土。
宜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酸性沙質壤土,可選用腐葉土7份、園土2份、砂土1份、混合配制,并加少量(每盆約50克)麻醬渣、骨粉等作為栽培土;忌用含石灰質的堿土或排水不良的粘質土壤;在栽培管理過程中,要干而不裂,潮而不濕,才能促進新根的萌發。
三、注意防肥害。
杜鵑根細如絲,對肥料濃度反應極為靈敏,過濃會出現黃化、脫落,甚至枯死現象,尤其一旦得黃化病,應立即停止施肥;根外施肥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解決根本問題,再穩定一段時間,待新生綠枝木質化后方可施肥,否則仍有可能再次黃化。
四、要舍得摘除花蕾。
患黃化病的植株,即使花蕾成熟也是開不好花的,但因開花要大量消耗養分,影響病株復原,故應及早將所有花蕾不論大小,一律摘除。
五、光照必須適宜。
葉綠素的形成需要光照,只有充足的陽光,才能使葉片顯現正常的綠色,光照不足會使葉片黃化。但病株根系衰弱,葉片在強光下以易萎蔫,故夏秋強光高溫季節須遮陽,晚秋、冬春要適當增加光照,以利病株復原。
總之,杜鵑花一旦得黃化病后,應耐心改善養護條件,對癥采用上述有效防治措施,準備半年至一年左右的時間,精心護理,可使病株再現生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