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杜鵑出現落葉,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堿化落葉。由于植株根系長期處于偏堿性的水、土狀態中,影響到根系對氮和鐵的吸收,導致喜酸性水土環境的杜鵑植株葉片黃化脫落。二是肥害落葉。錯誤澆施了濃度較高的肥料,植株的營養毛須根受到致命的傷害,致使葉尖、葉緣出現焦枯狀,隨后葉片大量脫落,嚴重時部分枝梢失水干縮。三是悶熱落葉。由于植株長時間處于通風透氣性相當差的花房里,加上春夏之后氣溫較高,而西洋杜鵑恰恰要求涼爽濕潤的環境,從而導致其葉片先枯尖再脫落。四是旱澇夾擊性落葉。杜鵑花喜濕潤,畏干旱,怕積水,如果盆土內長時間積水,或盆土久干而未能及時澆水,均會造成其纖細的營養毛須根萎縮枯死,從而引起較多的落葉。干旱引起的落葉表現為:葉片卷曲萎縮,隨即枯黃脫落;積水時落葉表現為:葉片不褪色、不萎蔫,但一觸動就會紛紛脫落,多從下部開始往上脫落。
對于已出現葉片大量脫落的西洋杜鵑植株,可將其從花盆中脫出,剪去枯死的枝葉,并將根部喪失吸收功能的細須根全部剪去,重新選用干凈、新鮮、未加有機肥的松針土栽好。澆一次透水后,將其擱放于通風、涼爽的蔭棚下,以后多噴水、少澆水,維持松針土始終處于不干不濕的濕潤狀態,只要植株能重新抽發新葉,就可慢慢恢復生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