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比利時杜鵑是我國90年代從國外引進的名種盆花。它因品種繁多、花色豐富、色彩艷麗、氣氛熱烈、花期持久而成為禮品盆花中的佼佼者。近年來,比利時杜鵑以質優、價廉、量大的態勢在國內年宵花市上扮演著主要角色,并逐步進入百姓家庭。
生物特性
比利時杜鵑每天需12小時左右的光照,忌強光直射,以自然光60%強度為宜。生存適溫0℃-35℃,生育適溫15℃-25℃。栽培基質要求疏松、透氣、透水。ph值要求5-6。栽培基質應長期保持濕潤。不耐濃肥,要求薄肥勤施。
花期調控技術
適時整形,整形時間根據人為設定的開花期和調控品種所需的孕育時間進行推算確定。主要辦法是:對強壯的新梢進行短截;對一般新梢打尖;結合造型設計清除病殘枝。
噴施生長抑制劑
整形后20-30天左右,新梢長至3cm左右時,即可噴施植物生長抑制劑,促進植株從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化,使花芽分化準時、發育整齊。
調節營養成分比例
花芽分化后,植株生長以生殖生長為主,營養成分應以磷、鉀肥為主,孕育期氮、磷、鉀比例以15:18:18為宜。
采用控溫設施調節花期誤差
由于不可預見的環境影響,花期調控不免存在一定的誤差,調整辦法以適當調高或降低氣溫以加快或延緩花苞開放。花苞開花的適宜溫度為白天25℃、夜間15℃。
無土盆栽的要領
市場流通的比利時杜鵑大部分采用無土盆栽。無土栽培的要領在于栽培基質的選配,比較經濟實用的栽培基質有:椰糠、泥炭、膨化珍珠巖、炭化稻殼、杉木屑等。常用的配比(體積比):
(1)椰糠1:泥炭1;
(2)椰糠1:泥炭2;珍珠巖0.3;
(3)杉木屑1:泥炭2;
(4)炭化稻殼1:泥炭1.5;
(5)珍珠巖1:泥炭3。
常見病蟲害防治
比利時杜鵑常見病害中的生理性病變主要由產銷地之間水質差異以及流通途中氣溫不適或家庭室內擺放時光照不足而引起。治理方法主要是按比利時杜鵑的生理習性調配好光照、灌溉用水的酸堿度和溫度。
屬于病理方面的常見病害有:
灰霉病
以疏苗、降濕、保溫為治理的根本措施。藥物治理可用撲海因(1500倍液)、代森錳鋅(500倍液)、速克靈(15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等殺菌劑中任選一種噴施。一般用2-3次,間隔7-10天一次,輪換用藥更好。
白絹病
白絹菌一般危害根部。應嚴格選用栽培基質,使用前采用暴曬或拌藥等預防措施。藥物治理可在生長期間用敵克松(500倍液)或五氯硝基苯(800倍液)灌根。一般施用2次可消除,間隔期10天左右。
莖腐病
莖腐病一般在苗床上發生,癥狀表現為苗株基部莖干腐爛。及時移栽小苗是治理的根本辦法。藥物防治以殺毒礬(600倍液)或杜邦克露(600倍液)灌根,效果較好。
常見蟲害主要是螨蟲類和紅蜘蛛,藥物防治用螨蟲絕(1500倍液)或阿維菌素(3000倍液)噴施。一般噴2次可解決,7-10天一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